作者:窦树山老师
王阳明,十一岁就立志要当“圣人”,他真的成为了儒家的第四个圣人。
但他成圣的路并不平坦,他求索的路上,可谓千辛万苦,仕途也曾大起大落,险些丧命。其中给后人启迪颇多的,应该是他的“格竹”和“龙场悟道”。
“格竹”由“格物”而来,《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但只有这种提法,并没有具体的方法。儒家后学们也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尤以宋代大儒朱熹影响大,他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理论,并得到了成果,这更引起了年轻王阳明的兴趣。于是他找到一片竹林,开始格竹,试图从竹子上发现点什么。七天七夜,不吃不喝,盯着那竹子,不但没有从竹子探究到什么,还大病一场,落下了病根。
儒家的这个“格”,应该是穷究的意思,从竹子上能找到什么呢?当时的王阳明并不清楚,他只是有欲望想得到点什么。他的这个举动,是很令人感动的,人类需要这种探求精神。
求索的路上,王阳明是很执着的,他没有因格竹失败而放弃追求。长期的积累,长时间的思索,终于有了“龙场悟道”。
被贬贵州龙场的王阳明,山洞里苦苦打坐,一天半夜,突然开悟了!他悟到了什么呢?“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明白了,向外求取事理是错误的,一切在心!“心即理”,心能感应万事万物,心才是根本。
他的开悟是“内求”的结果,一切开悟者,都是内求造就的。
王阳明对儒家的“格物”是一个突破,他求取的过程,暗合了道家一贯的修炼方法,也许“龙场悟道”与他新婚之夜同道士长一夜谈不无关系,这里暂且不做论述。
至此,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求”是个大法,也是人类探求一切未知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