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讨论近期的一个热点。
郭女士是某县城的老师,女儿聪明伶俐,人见人爱,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当收到女儿清华大学录取书后,郭女士欣喜若狂,并在同学群中高调宣布,还晒出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照片,并配以文字:
“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是大气。”
清华大学是大气,可是群主没那么大气,当郭女生再发言时,发现已经被踢。
据说,那群主是班长大大,自己孩子没考好,哪能看你如此炫耀?于是踢之后快,说不定还在家里做了个小人,每天扎两下。
这本是个小事,但是舆论却一边倒,纷纷指责郭女士,说她活该,更有甚者将此上升到教养问题。
就这种神逻辑,不扶墙,就服你。炫耀一下就等于没教养?那你看过《厉害了,我的国》吗?那叫啥呢?
我想反问,踢人者和欢呼者又是什么心理呢?
那母亲如果炫耀捡到的100元钱,想必没这么大的反响吧,因为那不是什么稀缺资源,不值得大家投入反面情绪。
但她偏偏炫耀的是清华大学。那通知书上的大门,多少人梦寐以求却不得而入,这样一来当然激起吃瓜群众的仇视心理,尤其是同班同学家长。
他们心目中的潜台词是:我得不到的东西,最好你也别得到,你得到了,还大张旗鼓,那你就不是个玩意。
这种潜台词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就两个字:嫉妒。
2.
见不得别人好,可能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台湾作家柏杨,曾说过,如何对待身边突然成功的人,是一个人的格局体现。
上等人会想办法靠近对方,学习他身上的优点和能力;
中等人表面会祝贺,可心里却嘀咕:你就是机遇好,我赶上了我也行;
下等人会嫉妒的恨不得杀死对方,还会到处散播对方的谣言。
柏杨的话有点偏激,却折射一种现象: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
试想,踢郭女士出去的群主,是否就是这个心态呢?
“我孩子没考好,你却一直在群里嘚瑟,这不是在刺激我的敏感神经吗?好吧,我要让你在这个群里消失!”
biu的一声,那个头像被丢出城外,于是世界安静了......
就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很多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假装让这个问题消失。
可这样的解决办法有效吗?自己孩子没考好的现实并不能因此改变,这样的做法除了让别人难受,自己又有什么收获呢?
怪不得芒格,把嫉妒、怨憎、仇恨和自怜,排名为最具灾难性四大思想状态。
3.
我们深入一层。
嫉妒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就是对自我失败的不承认,而嫉妒的对象,则可化身为社会不公、时运不济、小人得志的混合体,这个合体的假想敌,让你有了发泄和攻击的目标。
此时的心语往往由“我为什么不优秀?”,转变为“凭什么你比我优秀?”。
前段时间,在山东淄博市,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中学生杀人案。
在某初三班级里,马同学经常第一,秦同学经常第二。
谁知,屈居第二的秦同学,居然冷静地调查、藏匿、伏击,对马同学痛下杀手。
按秦同学的说法,杀了第一,自己就能成为第一了。
多么扭曲的认知,可是支撑这个认知的,不就是那个叫做嫉妒的家伙吗?
你可以想像,马同学是否会经常有意无意的炫耀:“哎呀,又拿了第一名......”
而在一旁的秦同学,则牙关紧咬,双拳紧握,狠不得让对方biu的一下就消失......
悲剧已发生,我不想渲染,也不想无限放大话题,但是有一点,却非常值得一说。
我们在培养孩子争强好胜之心时,是否应该教会他们,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
或者,我们有没有起到一个表率作用,以一个宽容之心,接纳别人的成功。哪怕对方在炫耀,哪怕对方让我们不爽,哪怕对方的光芒照到了我们的阴暗。
这不是鸡汤,也不是佛系,更不是让你多高尚,当你教会孩子接纳别人的成功,他便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这是他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课。
白岩松2012年,参与伦敦奥运报道,问组委会一官员:“奥林匹克精神如何影响一代人?”
那官员说:“奥林匹克精神是在教会孩子如何去赢。”
当白岩松对此回答略感失望时,那官员接着说:
“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和有尊严地输。”
4.
不是为炫耀者站台打CALL,说实话,我也比较反感那种赤裸裸的炫耀者,因为毫无技术含量的炫耀,往往代表ta们不懂得设身处地和推已及人,这可能也是大家都厌烦的重要原因。
但是,我不想把一个粗暴炫耀的人,归为道德因素,我宁可归因为情商不足。
其实只要稍微注意一点,即可避免尴尬发生。
首先,炫耀时,不能以已之长,彰显他人之短。
就像当年的嫪毐,裤子被众人扒下后,别人只是羡慕和惊愕,可自己偏要加上一句:
“知道我为何不去澡堂了吧?我实乃一片好心,怕诸位看了自卑。”
话没说完,招来一顿爆捶......
是啊,长归长,你非要彰显别人的短,不捶你捶谁?
那母亲不就是跌进了这个坑吗?偏偏在那个时点,那么高调,对于那些没考好的人,不就是在扎针吗?
其次,就算要炫耀,也要有所包装。
两个富豪,一个给你看鸽子蛋钻石,一个给你看梵高的《星空》,你觉得哪个是在炫耀呢?
当然是前者,因为太赤裸;而后者,充满了文化和故事,让逼格无形中提升。
触类旁通,你是不是也可以包装一下?拼接孩子不同时期努力的照片,搭配清华的通知书,配上一句话:
“原来你的努力,只为了与我渐行渐远,既开心,又失落......”
你看,这样炫,不就挺好吗?既博得了同情感,又刷了文艺范......
最后,炫耀一定不能直接,必须是一种不经意的流露。
比如下面这种:
所以,那母亲就是太过直接,一点都不懂隔山打牛的技巧,如果她只是在群里问问中关村北大街租房贵不贵,也不会引起共愤了。
......
一提起租房,突然想起来我该去收房租了,不聊了,下回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