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我似乎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社交能力很强的人,我从小就是那种会看脸色,忧心忧虑的,敏感多疑的高需求孩子,总的来说我是一个比较向内的人,但同时我又高度渴望得到关注。我还有一个比我小一岁的妹妹,她的所有方面都与我截然不同。
从小到大,“胆子小”这个帽子好像就一直扣在我的头上。我的家里人,亲戚都是这样,他们都觉得胆子大很好,你胆子小就不好,所以我印象里,如果妹妹不害怕某事某物,那么我也逼自己不害怕,比如:害怕小鸡,害怕上台。
最起码,应该是小学二年级之前,我还没有过这种想法----社交能力差是一个让人看不起的缺陷。似乎是从某件事开始,比如妈妈出去见朋友总会带妹妹(其实知道高中都是,我妈乐于把我的妹妹介绍给她同学认识,她的很多同学的妈妈和她同学的孩子,我妹妹都熟知),因为每次问我,我都是想去又不敢表达,因为以前都不去,好像久而久之,大家都默认了,而我又是那种闷在心里的人,老实说我妹妹跟我妈妈的性格很像,我妈妈并不是心思细腻的人,所以很多时候我的想法她并不能感知到,越来越长大,我越来越发现自己不善于社交,我一边焦虑一边想办法改变(当然对于从小到大已经固定的性格,改变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想来我其实在长大的过程中曾经向我妈抱怨过,为什么每次出去见朋友,总是带我妹,她说因为你都不想去啊,其实不想去这种回答只在我小时候有一两次的回应,那之后她其实再也没问过我,可能是因为生气,我回嘴到:是因为觉得妹妹比较会来事,会说话吧!我妈笑着没说话,我其实更加生气了,生气她还在笑她根本不在意这种小事。
除此之外,毫不意外,我成长过程中结交的所有朋友(其实就是所在的班级那么一个或两个),我都会格外关注她们的社交能力,其实跟自己比较,好像我在试图从她们身上找到从我妹身上找不到的优越感,并没有什么效果,我的每一阶段玩的最好的朋友,在我看来社交能力都比我强。
到如今我都在思考,为什么我不能接受自己的社交能力差,以及不能正式自己的社交能力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那么差,想来可能就是因为有个同龄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在跟你对比,以及你的家人都在告诉你,你这样的社交能力不好,你不会来事,不会说话,甚至可能对我最戳心的话就是我妈在我毕业季跟我说:你不能一直就只会死读书,要会来事,会说话,这样工作才能有进展。这段话到现在我也没有和解,因为小时候我就是靠成绩好得到他们的表扬,他们也乐于以及紧抓我的学习,突然面临毕业了,他们的想法竟然可以变得这么快。
如今的我,最起码今天的我打算开始正式自己的社交能力,可以羡慕别人的社交能力,但别再一味的折磨自己,做到你能做到的最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