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我国古代“秦淮八艳”之一。她本不姓柳,而是姓杨,叫杨爱。她出生最底层,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拼劲全力追求尊严和幸福,活得肆意而张扬,如漫山遍野燃烧的红杜鹃。
可在清军入侵、国破家亡的历史背景下,她的努力却显得如此苍白,如竹篮打水,水中落花,风中柳絮,终归凋零。
1、相府下堂妾,遭人嫉妒,险些丧命
柳如是从小因为家贫,被卖到松江盛泽镇的一座青楼做婢女。这座青楼的女主人叫徐佛,是当时一位名妓。
徐佛见柳如是小小年纪,聪明伶俐,骨相清奇,认定了这是一块璞玉。于是她不惜血本,请来在江南有名望的先生,教柳如是读书、识字,以及琴棋书画。
可是,再美的玉也要遇到识宝之人。柳如是很快就被状元出身、做过宰相的周道登相中,他买回去给老夫人做侍女,后又纳她为侍妾。
当时柳如是正值豆蔻年华,明媚动人,聪慧无比,深得周道登的宠爱,于是周道登手把手教她读书、写字、赋诗、作文,这引起了其它姬妾的嫉妒。
所谓树大招风,那些姬妾们联手制造绯闻,污蔑柳如是如仆人私通,差点被杀,幸亏老夫人相救,侥幸逃脱性命,又再度被卖回妓院。
2、遇上男洛神,情投意合,好景不长
死里逃生的柳如是,干脆彻底放飞自我,杀不死的她于是变得更强大了。她扮作书生,着一袭青衫,乘一叶扁舟,放浪山湖,与高才名辈交往。
也就是在那时,她读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的词,给自己改名“柳如是”,足见她的洒脱。
柳如是虽说头顶名妓光环,可她爱情却不尽人意,那时她恋上一名秀才,可秀才却没有担当,生性懦弱,秀才家为彻底断其后路,买通官府,想把柳如是驱逐出镜。
他们的暴力遭文坛牛人陈子龙的仗义解围,很快两人相识相恋,情投意合。可好景不长,很快,陈子龙夫人带一家人杀上门来,硬生生将他们分开。
他们分手后,友情犹存。清军南下,陈子龙弃笔从戎,后不幸被捕,在押送途中投河自尽。柳如是悲伤地为陈子龙写了一篇《男洛神赋》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
3、惊世老少恋,相见恨晚,却道伪名士
柳如是在一次偶然中读到了钱谦益的作品,大为惊叹,于是开启女扮男装上门拜访钱谦益,两人把酒畅言,相见恨晚。
一个是已届60的白发老翁,一个是正值妙龄的青葱女子;一个是举世知名的高官大儒。,一个是身为下贱的青楼名妓,开始了这段不为社会所容的爱情。
钱谦益租了一条豪华的画舫,迎娶柳如是。岸上的士大夫一边大骂“斯文扫地”“有伤风化”,一边捡起石头往画舫上扔去。他们满载而归,收获了一船的石头。
他们跨越了年龄和世俗的鸿沟,收获了真正的爱情和幸福,柳如是也赢得了人格上的独立和尊重。
可在大是大非的民族气节方面,柳如是的举动更让许多大男子汉都自愧不如。
1644年,清军占领了北京,接着南下。南明小朝廷无力挽救时局,决定向清军请降。钱谦益当时出任礼部尚书,柳如是跟他商量自杀殉国。
晚上,柳如是在家中池塘边摆上酒席。酒酣之际,举杯劝说钱谦益投水自杀,以报国恩。结果钱谦益犹豫地说道:“水太冷,奈何!”柳如是冷冷一笑,一头扎入池塘。
因有家人在旁,把她打捞上来,没能死成。
因为内心有愧,钱谦益在清廷只做了五个月的官,就辞官回乡了。
其实柳如是并不是“秦淮八艳”中长得最好看的,也不是才艺最高的,但她被公认为“秦淮八艳”之首,或许就是因为这一身峥峥傲骨吧。
4.一种凄凉,十分憔悴,万人敬佩
钱谦益最终在柳如是的影响下,加入了反清复明的大业,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他变卖家产资助义军,被人告发入狱,柳如是硬是拖着病体把丈夫救了出来。夫妻二人终于达成了和解。
在大明灭亡20年后,83岁的钱谦益去世,一月后,年仅46岁的柳如是悬梁自尽。
当时有各种说法,有人说她是被钱氏族人逼死的。这些人逼着柳如是将钱谦益的家产交出,可是因为支持复明抗清运动,他们的家产已经所剩无几了。
也有人说,柳如是的自杀更具有政治意味。她在遗书中明白地写道:“死后棺木不能入土,因为国土已经被人占去了,要在土室中悬空置铁索,再放棺木于铁索上”其殉国之情,不欲言表。是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呢?一片赤心在玉壶。
三百年后,史学大师陈寅恪把柳如是誉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陈先生一向主张自由之思想、独立精神,穿越三百年的历史迷雾,他在一位青楼女子身上找到了它。
柳如是的一生颠沛流离、时运不济,却一直不愿放弃内心的坚守。哪怕身处烟花之地,可心却无比地干净、坚毅。爱国之精神让许多人望尘莫及,峥峥傲骨,忠诚赤心,实在是让人敬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