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写作第25期||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网图侵删

白雪梅交自由职业社保55周岁才办理退休手续,而且医疗还是居民医疗,报销60%;和白雪梅同时嫁到这个连队的刘玉花,却和白雪梅走了不同的道路,最后享受企业女工50岁退休的待遇。


九十年代我们单位的一部分男职工找的媳妇要么是老家介绍的,要么是本地农村的,没有工作只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打工。

随着政策的推进,军垦二代一部分人想办法调到了地方单位工作,还有 一部分年轻人通过高考去了外地定居,直接的结果就是:一线职工人员不足!

补救的方式则显得合理,那就是招收本单位35岁以下的人,白雪梅和刘玉花也在其中。

白雪梅是附近的人擅长做饭,一直在建筑队做大锅饭,待遇颇丰,根本不屑于当团场一线职工,自己交灵活就业的社保;而刘玉花是外地嫁过来的,没有特长,只能在附近打零工自然收益不稳定,她果断报名纳入职工管理队伍,医疗保险开始统筹。


那几年农业普遍不景气,刘玉花和大多数职工一样用下脚料搞养殖补贴家用。

本地气候条件冬冷夏凉,年平均气温只有一度,农作物一年种植一季,4月份播种,10月份秋收,冬天可以休息5个月,打工人一年四季全无休。

单位统筹交社保,个人承担很少一部分,而且医保卡还返还一部分,对职工经济没有什么影响。

自由职业交社保如果加上医疗费用相当可观,白雪梅思虑再三只交社保,医疗只交了居民医保。


原以为日子就这么平静地过着,团场惠民政策再次展开,给职工购买了商业团体险,费用职工只负担一半。

有一次刘玉花患重感冒导致肺部感染,住院治疗一周自费1250元,拿着缴费单到商业保险处二次报销,实际自付只花费了150元,这笔钱还是从医保卡余额支付的。

而白雪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患上痔疮到地区医院做了手术,前后住院5天时间,自付医疗费6000元。


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基层单位受益更多,承包土地的补贴款足以缴纳个人养老保险金,水利设施得到完善,田间管理也趋向于电子化。每年播种到收获季节,真正劳动的时间不足90天的时间。

刘玉花承包的土地他老公代管,儿子高中三年她在学校租房陪读,给儿子有力地支持。

打工是个体力活,随着年龄的增加,做大锅饭白雪梅有点力不从心,给民工做三顿饭起早贪黑身体吃不消。后来白雪梅只好到一家酒店做员工工作餐,一天两顿饭,收入自然了 一些。


企业女工50岁退休,刘玉梅工龄短,刚退休的时候退休工资只有1100元。夏天和老公一起去连队帮忙,冬休就回到城里休息。

而白雪梅的灵活就业缴费最低年限15年,但是要等到55岁才能领取退休工资。最后几年缴费8千多,白雪梅申请停止缴费。

等到白雪梅55岁领退休金的时候,刘玉花已经领了5年工资,每年涨一部分,者年的时间已领领了7万元的工资,生活无忧。

目前,医疗有改革,每个职工有4000元的门槛费,小病到门诊就医,也按照85%比例报销,医保卡返还的那部分钱就能覆盖,根本不用自己出钱。


白雪梅和刘玉花本来在同一起跑线,对待同一个问题她们各自选择不同的方向,自然结果大不相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