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从之前看的某本书里发现的,具体哪本书记不清了。
它最开始是一本偏心理分析的回忆自传作品,1946年出版于德国,叫做《一个心理学家在集中营的经历》,后来才改名并增补了理论内容,1959年出版英文版时书名变为《活出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的集中营回忆录,第二部分是意义疗法的理论阐释。
作者弗兰克尔是德国的犹太心理学家,为了照看父母,在能去美国的前提下选择留在德国,随后,在1942年全家都被纳粹关入最恐怖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只有他和妹妹活了下来。
在这次生死一线后,他致力于分析为何有少数人能够幸存,这些幸存的人是否有不同的特质?当然,存活必定包含运气的成分,可又远不止于运气,他得出了结论,因此有了他的这本著作和他的意义疗法。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尼采的这句话被他多次引用。
作者自述天生乐观:“乐观情绪经常主宰着我的情感,连最绝望的时候也是如此”。他的一位朋友也评价他“不是那种会在恐怖环境中抑郁不堪的人”。
在第一部分集中营生活中,作者并未着力描述其恐怖残酷,而是着重于集中营日常生活如何改变囚徒的思想,不过他“没有从书中提炼出任何纯粹的理论”。
作者认为,“囚徒对集中营生活的精神反应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
第一阶段是吃惊和恐惧。
第二阶段是情感的冷漠麻木,这是人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冷漠、迟钝、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是囚徒第二阶段心理表现,这些症状最终会使他们对每天每时频繁发生的酷刑折磨无动于衷。正是由于这种冷漠外壳的包裹,囚徒们才能真正地保护自己。”
第三阶段是被解放后也感觉不到快乐,他们已经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需要重新慢慢培养。
为什么集中营中一些身体虚弱的比看似强壮的人生存能力更强?因为前者也许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虽然会承受更多痛苦,但其内心的充沛能抵消一部分恶劣的外部环境。
第一部分的内容详细地述说了作者在集中营的日子,据称,集中营的生存机率是28分之一,炼狱般环境,这部分是全书核心,从中能够看到作者是如何幸存下来的。
第二部分是关于意义疗法的理论,对第一部分的补充总结,写得很简洁,此疗法的目的便是帮助患者找到他生命的意义。
一如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棋路一样,抽象的、适用于每个人的生命意义也难以找寻,好的棋路依棋局而定,生命意义也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使命。我的理解是无论何时何地,人要有目标和追求,否则便会陷入内心空虚的困扰。
比如说“星期日神经官能症”:“人们在忙碌了一周后,突然觉得生活没有了内容,其内心的空虚感凸显出来。类似抑郁、暴躁和药物依赖这样的普遍现象,除非我们承认其背后的存在之虚无,否则是难以理解的。领养老金的人和年长者容易出现这样的危机,也是因为同样的道理。”
最后,作者提出发现生命的意义的三种方法:1、事业;2、去爱;3、忍受实在无可避免的苦难。
作者在文中自述要将20卷著作的内容以几十页篇幅讲出来是办不到的,因此第二部分更像是意义疗法的理论大纲。
实际上,第二部分的理论我们即便不懂也没有关系,作者自身的经历本身就具有最强大的说服力,而正是他这令人惊叹的经历才成就了他的意义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