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冒坚持原创的day254 聪明的作家不及他深刻,深刻的作家没有他有趣,有趣的作家又不如他深沉。
书评每次的阅读量都很低,没有剧评写起来轻松又讨喜。主要是我能力不足,阅读量不够支撑旁征博引。
但是我还是在坚持,因为只有做起来困难的事,才是真正的提高,不是吗?毕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看剧是人类堕落的滑滑梯~~~~
欢迎大家和我这个非常不专业的读书人各种互动。期待被戳个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第一次知道毛姆,是那句很出名的台词:
我用尽力气,过完了自己平凡的一生。
简单深刻,浪漫中透着一种接纳自己如此平凡的力量。
原来小说的台词也可以写得这么饱含深意。
今年春节,我静下心来,一气呵成看完了他的这本阅读随笔。昨天探讨了毛姆的阅读态度和方式方法,可以戳这里~~~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在这本点评性质的随笔中,毛姆将自己作为一个高阶读者,通过文学巨匠的生平逸事,来分析这些名家经典作品——简而言之,这也是一本经过考证的关于文学巨匠的八卦之书。
毛姆真的是个文笔优美又有灵气的作家:
他对文字有着极高的自我要求;侃侃而谈,文字洗练流畅,从不故作高深,精准犀利,光是阅读他的文字就已是一场美的体验。
文风谈吐轻巧幽默,外带三分邪诞。毒舌刻薄,但内心又极具情怀,观人看事都带着热爱与厌恶的双重情感。
这种点评性质的随笔,本该有些单调枯燥,但是一本书阅读下来,轻松顺畅,妙趣横生。
从大家巨匠们的八卦和人性弱点入手,真的是个很不错的视角。
没有哗众取宠地故意抬高或贬低谁,只是还原了这些被捧上神坛的大家们作为“人”的很多面——各种难以忍受的缺点和行径,离奇的习惯怪癖。
没有刻意粉饰或者夸大这些人性的缺点,只是通过作家们的经历以及性格特点,再追溯到作品的特色和发展,更容易理解何为经典之作,拉近了我和这些经久不衰大部头的距离。
比如,很多文学巨匠,像狄更斯,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实际生活中,是沉迷享乐,佯装气派却负债累累的普通人。作家和数个情人伴侣间爱恨纠葛的经历,也是比一些作品还跌宕起伏,叹为观止。
艺术家的私生活不拘小节,甚至有些惊世骇俗,也不是罕见的事。
可能真是作家本身具有的人性特点和主流道德观念间的巨大落差,才给了他们广阔丰饶的创作空间。
比起关心八卦,我很能理解毛姆的角度,通过人性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才更有助于消化吸收以及理解作品。
所以,在阅读这本随笔的同时,既是在观赏其他小说家的波澜人生,也是在领略毛姆的人格魅力和性格特点。
随笔只言片语,看似行文轻松,举重若轻,背后隐藏了毛姆按图索骥进行生平考证的大量工作。
看看毛姆怎么四两拨千斤地调侃这些文学大家:
全世界范围内迄今最伟大的思维小说家的模语文比竞然都很糟糕,这实在是令人费解。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查尔斯·狄更斯的文笔都不怎么好。
这样看来,精美的文笔并非小说家必备的基本素养,充沛的精力,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造,敏锐的观察以及对人性的关注,认识和同情才是。当然文笔精美,无论如何都要比文笔糟糕强。
巴尔扎克文笔并不算高妙,他的为人也有些粗俗。粗俗,可能也算是他天才的一部分。文字充满了粗糙鄙陋,且啰嗦种长脚揉造作,还经常用词不当。
福楼拜描写的一连串异常琐碎的事情中,每一件都是新鲜的,没有一件是重复的,你不感到厌倦,是因为他独到的描写始终是新鲜的,同时每件事情又的确是那样的琐碎平淡,毫无启动人心的东西。那么从这里你就会确实而直观的是正经的体验到艾玛心中的厌烦情绪。
福楼拜的座右铭来自布封的一句格言:想写的好就得感觉到位,思考到位,叙述到位。他认为要表达某样东西只存在唯一贴切的词,不可能有第二个措辞,必须像手套和手一样恰到好处。他想把散文写得既畅达又精确,既简洁又多样,像诗一样富有韵律,节奏和乐感,又不失散文的本色。为达到以上美的效果,他不仅打算使用日常英语,若有必要,还打算使用粗俗的俚语。
简·奥斯丁的魅力:语言伶俐,幽默感不同寻常,喜欢把别人逗开心,却又不给人以刻意的印象。她发觉了人们身上的蠢笨荒唐,自高自大,装腔作势,虚情假意,却不气愤和苦恼,相反,她感觉那些东西很有意思。
我的古典文学阅读积累量有限,年纪小的时候,还经常费解,这些作品好在哪里。
能力有限,所以感受力和鉴赏力不足以支撑我get到经典的魅力。
所以在看完毛姆的犀利点评之后,就很想去亲自体会一下这些经久不衰的作品和作家,或者重温一些曾经没深入阅读的作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