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一结束的时候,昭昭她们班进行了一次编排,昭昭是少数被分出去的几个,班长、林玲、彭婷她们仍然在一起,本来昭昭就是圈子的角落,被分之后她们也无大碍,无非是从四人组变成黄金铁三角。有时,昭昭在楼上看着她们同进同出的背影,会想到数学老师说过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生活就是例子,班长她们给昭昭上了真实的一课。
平淡的日子就像不受阻的河流,一泻千里,逝得很快。一转眼,昭昭已经初三了,在新的班级里,昭昭有了新的朋友,融入了新的小圈子,这个圈子不出彩但舒服,她们不会成为老师眼前的红人,不会成为班上的风云,不会成为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可是她们也有自己的小幸福,会一起相约吃饭,一起做作业,一起课间玩笑,在这个圈子里,昭昭可以享受到生活范围内可以承受的幸福,在这些人面前,昭昭可以心安理得,不用时刻考虑自己是否得体。那些被缩小的虚荣,被放大的幸福,让昭昭可以有心力去处理其他的事情,在新的班级里,昭昭获得了更好的成绩。
就这样一直到了中考,昭昭发挥稳定,考上了国重。放榜的那天,昭昭也去看了,她从头到尾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班长、林玲、彭婷她们的名字,红榜那么长,甚至连重名的都没有。昭昭感到疑惑,成绩从来都是班长她们引以为傲的资本,就是自己两年没有与她们联系,可结果也不至于这么令人大跌眼镜。昭昭站起来,她想去问她们为什么,可回头却发现她早已离开,周围的人熙熙攘攘,七月毒辣的阳光足以蒸发掉世间万物,连带着她以往的立足之地。
那个时候,虽然通了电话,可大多数的人也还是生活在从前慢的生活里,倒也悲催,有了通讯,却不普遍;留了书信,却笑保守,反而嘲笑。那就是吧,茕茕孑立,踽踽独行,离了就断了,断了就算了。再后来,昭昭听见班长她们的消息是在一个同学的生日聚会上,说来也奇怪,这个圈子说小,却两年不相逢,说大,却始终逃不过彼此,哪怕还剩一个消息。昭昭从同学口中知道了自己缺席的那两年,班长和班主任的恋情消息最后持续扩散,但奇怪的是,在校方还没来得及做出决定时,班主任就把他所谓的新女朋友带来了学校,无形之中单方面宣布结束,具体的事同学不清楚,只知道后来班长就退学了,林玲,彭婷也没参加中考,直接去了技校。昭昭以为这两年的时间很短,可转过头却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不经意回忆中变得面目全非,她们曾经风光无限的小圈子,一个人退了学,两个人去了技校,她们这种本钱,成绩都名列前茅的好学生没有考上高中,反倒是昭昭这样的惫懒货色混进了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