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湄青萍
写在前面:
“我现在像是一刻也离不开手机了,芝麻点大的事情,也想发朋友圈,虽然心里也知道没啥好发的,但就是忍不住想让别人知道我在干嘛……”
“我总是拖到deadine才开始写方案,每次都吭哧吭哧加班到深夜,第二天顶着两黑眼圈去上班……”
拖延、手机依赖症、胆小、不善言辞……我们几乎可以毫不费劲地从身上找到这样或那样的坏习惯。
有时候,真想问一问苍天: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为何还要与这些讨厌的坏习惯斗智斗勇啊?
如果这些坏家伙容易收拾也就算了,偏偏它们诡计多端,把我们弄得灰头土脸,不知如何招架。而且,我们越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控制坏习惯,它们就越是猖狂。
可是为什么有时我们明知道控制没有用,还是忍不住这样做?
那些坏习惯真的是我们的敌人吗?怎样才是和它们打交道的正确姿势呢?
01
很多与坏习惯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人,或许都会生出这样的感叹:我真的下定决心要改了,可怎么就是改不了呢?
这句话的潜台词,翻译过来也许是:我应该能控制坏习惯的,可它竟然失控了,怎么可以这样?我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无法忍受坏习惯的存在,其实是不想承认自己对某件事情失去了控制。
控制感,往往是一个人感到安全与幸福的重要来源。
现在大多80后成家有了孩子,因为夫妻两人平时都有工作,双方父母就自然成了带孩子的帮手。于是,很多父母就需长期住在子女家,帮忙照顾孩子,或者做家务。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天伦之乐的事,却没少爆出“父母帮带孩子,结果得了抑郁症”的新闻。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最初觉得是父母(尤其是农村来的老人)习惯了乡村那种邻里相互照应的氛围,所以在城里火柴盒式的公寓里待着,自然不适应。
但直到前阵子听了武志红在专栏介绍“自我疆界”的概念,才明白这背后的心理原因。
所谓自我疆界,即一个人觉得可以掌控的心理范围。自我疆界小的人,容易在陌生环境里感受到敌意,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地盘”,于是生活得格外用力。一用力,就很累,长时间积累下来,心理自然容易崩溃。
这种用力是他们自己本身也很难察觉的,只是觉得心累。像我的母亲,在帮姐姐带孩子的那段时间,虽然做的事情远不如干农活累,她却连着瘦了好几斤。
有人可能会疑惑:自己儿女家,怎么也会感受到敌意呢?是的,子女再亲,其实也是别人家。
因为上一辈的老人,不像我们,总是有很多走出去的机会,大半辈子时间就生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这个空间里的一切早已成为他们自我的一部分。
一旦离开这个空间,就像蜗牛脱离了壳,无法很好地生存下去了。
所以,如果你工作实在很忙,不得不让父母过来带孩子,不如多给他们一些自已的空间,让他们觉得至少在这个空间,是可以自由伸展自我的。
毫无疑问,人是需要控制感的,它让我们内心有一种踏实感,确知自己有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自由。
但是,有时候问题在于,我们错误地夸大了自己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控制感。事实很可能是,我们能控制的东西其实很少很少……
比如,一个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想掐死他。她被自己的这个念头吓坏了!妈妈都是爱孩子的,我怎么能有这样可怕的想法?!
于是,她拼命地压制这个念头,可是,它却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了。以至于后来,这位妈妈都不敢抱自己的孩子,生怕自己做出什么伤害孩子的举动。
所以,别说外部的世界,就算是自己的意识,我们也未必能完全控制住。
不信?你现在可以试着对自己说:不要想一个白色的大象在空中飞过!
下一秒,我猜,一头白色的大象想必正在你脑海里飞来飞去。因为你的大脑只接收到了“白色的大象”,而忽略了“不要”两个字。
回到坏习惯上,不妨问问自己:是坏习惯本身痛苦,还是你为了控制它而做出的努力让你更痛苦呢?
可以说,太过旺盛的控制欲,是一个人的痛苦之源。
我们无形中将坏习惯当作了敌人,接着又制造出了种种消灭敌人的方法。可是,这个敌人非但没倒下,反而更加强大,搞垮了自己。
02
可是,如果坏习惯不能控制,那又该怎么办呢?总不能任由地放纵它吧。
印度哲人说:只有当你缺乏理解的时候,才有掌控的必要,如果你已经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掌控了。
很多时候,我们那么执着地想要去控制,不过是因为我们对习惯本身不了解罢了。
什么是习惯?它就像一种自我催眠,你做了某事,但自己却毫无察觉。
比如,你每天早上起床穿衣服、刷牙,你会思考先穿左袖还是右袖吗?会想先挤牙膏还是先将牙杯接满水吗?
都不会。因为这些早已成为了无需意识参与的自动化行为,即习惯。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是由一个个习惯串联起来的。
可是,这些习惯并不是生来就有的。
当我们试着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会发现我们之所以养成这个习惯,而不是那个习惯,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它最初出现时,可能是偶然,后期经过不断强化,就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
而任何习惯之所以能够留存下来,一定是它最初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或是避免了某种惩罚,又或者这是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
只是,后来有些习惯渐渐变得不合时宜,甚至已经妨碍了成长,但我们毫无察觉,仍然固执地重演“刻舟求剑”的故事。
比如,一家公司的文秘女孩小刘,每次整理会议记录都爱拖延。周四要上交的会议纪要,她总要拖到周三下午才开始整理,为此常常加班到深夜。
尽管她好几次痛下决心要改,但都没有太大的效果。后来通过心理咨询,她才发现自己之所以拖延的真正原因:
小时候,她的爸爸每晚都要检查她的作业,一旦发现错误的地方,就会狠狠地训斥她一通。为了不被骂,小刘做作业越来越拖拉,每次都要熬到深夜才做完。
这样,即使爸爸检查出了错误,看她因为熬夜做作业那么辛苦,也就不忍再骂她了。不仅不骂,爸爸有时候还会夸她学习努力。
如此,拖延的习惯因为让小刘“免于被责骂”就延续了下来,当有类似的情景出现时,就再一次成为了小刘应对现实的方法。
所以,当我们深陷于某种坏习惯中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个坏习惯的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心理需求?这个需求,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更健康的方式去满足呢?
存在并非都合理,但必定有其缘由。
我们做的任何事,即使表面看来是坏的,背后也一定藏着正面的动机。
一个总是沉溺于网络的孩子,也许是他觉得现实世界太无趣了,只有在网络中才能找到刺激。我们要做的不是控制他上网,而是帮他找到重新爱上生活的理由。
因此,不要将坏习惯视为必须消灭的敌人,而要找出它背后的意义。
03
当我们看到坏习惯背后真正的心理需求,并尝试建立新习惯时,还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要找到你的使命感。
什么是使命感?就是做某件事情的意义和目的。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是为了迎合别人还是发自内心?
比如,一个女生特别想减肥,但总是屡试屡败。直到她爱上了学校里同系的一个男生,结果在半年里减肥成功,与她心仪的男生走到了一起。
这倒不是鼓吹胖瘦是决定爱情的关键,而是说爱情给了她足够的动力,让她从内心深处想要变得越来越好。
有时候,我们常觉得自己之所以不能坚持做某件事,是因为没有自控力,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你没有花时间去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试想,如果现在有人约你看你喜欢的电影,你会迟疑吗?如果你现在正沉浸在微信的“跳一跳”游戏当中,你会觉得痛苦吗?
所以,那些你总是中途而废的习惯养成计划,不是因为你没有足够的自控力,而是它们也许并不是你内心深处真正想做的。
“当你真正喜欢做一件事时,自律就会成为你的本能。这就像玫瑰要绽放,茉莉有芬芳,鸟儿会飞翔一样。
所以,请记住增强自控力的唯一根本在于要找到你真正爱做的事情是什么,真正想成为怎样的人,也就是要找到你的人生使命。” ——何长明
《感谢自已的不完美》阅读感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