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山木》有一则庄子本人的故事。
一天,庄子带着学生上山,看到伐木工人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庄子好奇地问:“这棵树这么大,为什么不砍呢?”
伐木工人说这棵树没有任何用处。这棵树因为“无用”而得以保全。
庄子与学生下山后来到老朋友家,朋友非常开心,嘱咐仆人杀一只鹅招待大家。
仆人问:“一只鹅会叫,另一只不会叫,杀哪只?”
朋友说:“杀不会叫那只。”鹅因为“无用”而被杀。
学生很迷惑,到底“有用”好还是“无用”好?庄子的回答显示了道家的智慧: 要处在有用、无用之间。
《庄子·山木》有一则庄子本人的故事。
一天,庄子带着学生上山,看到伐木工人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庄子好奇地问:“这棵树这么大,为什么不砍呢?”
伐木工人说这棵树没有任何用处。这棵树因为“无用”而得以保全。
庄子与学生下山后来到老朋友家,朋友非常开心,嘱咐仆人杀一只鹅招待大家。
仆人问:“一只鹅会叫,另一只不会叫,杀哪只?”
朋友说:“杀不会叫那只。”鹅因为“无用”而被杀。
学生很迷惑,到底“有用”好还是“无用”好?庄子的回答显示了道家的智慧: 要处在有用、无用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