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之初,我们问:“是你吗?”意思是,你是那个对的人吗?
不论是以何种形式, 许多人一生都在尝试寻找对的伴侣。刚开始觉得“好像是他(她)”,热恋时相信“绝对是他(她)”……并不是太困难的。然而,交往一段时间,进入彼此的日常生活之后,两个人难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摩擦。
彼此发生冲突时,我们再次问:“是你吗?”意思是,这讨厌的一面,也是你吗?你,还是我最初选择的那个你吗?
在惊讶与失望的时候,如果你认为这是个错误的选择,或这个人并不是对的,就会急迫地要求对方改变。如果对方不能改变,就看彼此能忍受多久的拉锯战,直到破局时主动或被动地分手,回到单身状态,重新寻觅所谓“对”的伴侣。
大部分的人都是从这样的模式开始学习如何建立伴侣关系的。年少的时候,可能因为一点儿失望就轻易分手,虽然心里的眷恋可能延续一生。而渐渐长大之后,除非到了生不如死的程度,多半会想“再试试看”。虽然既有的关系不尽人意,但因此完全割断又好像太激烈了,何况,重新开始太麻烦,得从星座和咖啡怎么喝开始研究,关系发展到某些必然的关口时,可能还是闯不过,那又何必呢?
如此的心情,并不全然因为年龄渐长或交友范围狭窄,更重要的是因为在一次次的恋爱中,我们逐渐明白了几件事。
我们自己在不同的时间喜欢或讨厌的东西,其实是自相矛盾的。
也就是说,自以为正确的选择,实际上却一塌糊涂。
人的各种性格,除了容易被看见的表象之外,往往并存着相反的一面。
就像我们都知道的,最高傲的人,其实自尊心最脆弱。
两个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力量非常惊人。
许多可爱或可恨的性质,只有在跟某个人的交往中才会被激发。我是怎么把本来可爱的你变得如此可恨的?而你,又对我做了什么,连我都觉得自己好陌生?
例如,如果我期盼一位热情的伴侣,也有幸觅得一个看起来非常热情的人,之后,在这一点上,就会一帆风顺吗?
不管多喜欢什么,都是有“但是”的。在某些情况下,某种令人喜欢的东西也可能变得令人无法忍受。
以为有某种特质的伴侣才是“我”想要的,但,“我”是什么?
若非经历过深沉的内在探索,一般人所知的“我”,只是意识表层的认知,并不等于全面的“整体我”。意识层面的认知与意愿,是一个小的“自我”——这里所谓的“小”,是指“部分的”“不完全的”。而一个人的身心整体,除了“自我”这个意识表层的部分,还有相对而言更为庞大的潜意识。潜意识中,储存着我们未曾觉察的或是被压抑、被遗忘的种种情感和需求,暗中影响、驱动、限制、决定了我们的感受与行为。这是我们经常在关系中感到“事与愿违”的缘故——不是事物违背了我们的愿望,而是我们不够清楚内在的矛盾,无法掌握包括潜意识的整体我,因此无法选择真正能够通往目标的道路。
如果我看重热情,或许选择了一位热情的伴侣,但开始交往之后,由于他对别人也总是很热情,因此两人关系中充满了嫉妒、生气与争吵?
如果我看重智慧,或许有了才高八斗的伴侣,却发觉在他身边只显得自己益发驽钝?接着,开始挑剔对方其他的能力,彼此攻击、反击、批评、贬损……却无法觉察内心真正的感觉是恐惧!如果我们都如此看重智慧,你会不会讨厌智慧不够的我?
诸如此类,内心实在太过复杂,我们总是同时要着正面与反面的东西,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兼顾,何况是身边的伴侣?
所以,当然要两个人一起努力了!
我们不是找不到爱
而是缺少维系爱的能力
——摘自《学习,在一起的幸福》 邓惠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