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言相劝:语言的终极本质是能量,能量的功能是唤醒,唤醒的生命才具有温度和意义。
老子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或许更多的人认为,老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是因为他的思想内容本身。
其实,可能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老子的思维方式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人类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在“人之初”就先验地形成并植生于大脑之中的,更不是任何时代的个人都在使用相同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对此,在《YTL人生系列汇报》中我们也曾经交流过,“人与人最本质的差别在于认知”。而稻盛和夫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成功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人的思维是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认知对象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
比较,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即使是现代社会,比较也是所有人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你比我美,我比你穷,他家孩子学习更好......
分类,是在比较基础上的进一步思维,是比较的累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素质技能提升的结果。分类扩大了比较,是在比较思想成果基础上的再比较,可以提升总体性的认知。
分类思维形式标志着人类思想的一个新阶段,比较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分类的统率下更为广泛,深入地进行着,从而促进了分类的提升。中国古人就以阴和阳,将世界万物和人事做了最高层次的分类。层次越高,越有助于思考本原,思考整体,认识规律。
老子作为一位思想革命者,在思维方式上的创造,就是率先引入归纳,并以归纳的成果进行演绎,重新解释世界万物和人事。
归纳,是在高度分类基础上规定对象一般性本质的思维方式。对于老子及当时的人类而言,归纳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以归纳突破分类的局限,形成并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人类智慧的创造和提升。
这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老子是一名伟大的思想家。
而今天学习的《道德经》第十六章,也体现了归纳思维。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视具体的特殊存在,归纳就是从其特殊的“芸芸”具体现象中探究其根本。“归根曰静”,思维只有达到“守静笃”的状态,才能认知芸芸万物的根本,或者说,认知万物根本时思维必须是“静笃”到“虚极”状态。
万物的根本也就是其本原之“命”,只有恢复到其命的初始,才能认知贯穿万物存在和运动过程的规律,认知了规律,思想才能明确对象万物的演变趋势,如果不依规律而妄作,势必凶险。
第十六章大名鼎鼎,因为“致虚极,守静笃”。
第十六章极其重要,因为“没身不殆”。
这一章其实也是在讲“修身修心”。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如若趋吉避凶,还是需要好好学习一下“道”,即规律。
——注:部分内容摘自刘永佶著《诸子思想》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1。
万物并作2,吾以观复3。
夫物芸芸4,各归其根。归根5曰『静』,静曰『复命』6。复命曰『常』7,知常曰『明』8。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9,容乃公,公乃全10,全乃天11,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释
1 虚:形容心灵空明的情况,喻不带成见。致:推致。极、笃:指极点、顶点。致虚极,守静笃:形容心境原来是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的活动与外界的搅动,而使得心灵闭塞不安,所以必须时时做“致虚”、“守静”的功夫,才能恢复心灵的清明,达到极端的空虚无欲。
2 作:生成活动。
3 复:往复循环。
4 芸芸:形容草木的繁盛。
5 归根:回归本原。
6 复命:复归本原。
7 常:指万物运动变化中的永恒规律。
8 明:万物的运动和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律则,对于这种律则的认识和了解,叫作“明”。
9 容:宽容,包容。
10 全:周遍。
11 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的代称。
译文
致虚和守静的功夫,做到极笃的境地。
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
万物纷纷纭纭,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返回本根叫作静,静叫作回归本原。回归本原是永恒的规律,认识永恒的规律叫作明。不认识永恒的规律,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
认识常道的人是能包容一切的,无所不包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所不周遍,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赏析与点评
“归根”就是要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根源之处,便是呈虚静的状态。而一切存在的本性,即是虚静的状况,还回到虚静的本性,就是“复命”的思想。《庄子·缮性篇》所提出的“复初”的主张,乃是与“复命”、“复性”同类的概念,和本章关系也很密切。
老子复归的思想,乃就人的内在之主体性、实践性这一方向做回省工作。他们以为人心原本清明透彻,只因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受骚乱与蒙蔽,故应舍弃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复归于原本清净透明的境地。唐李翱及其承继宋学“复性”说,都承续了这一“复命”的思想。
“致虚极,守静笃”,深藏若虚,“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虚”中含藏着创造的因子,呈现“静”定的状态,不急躁,不烦扰,安居泰然。但这“静”也不是一潭死水般完全停滞,而是“静中有动,动中寓静”。“虚静”的生活,蕴含着心灵保持凝聚含藏的状态,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真朴的气质,也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引导出深厚的创造能量。
——饶宗颐《中信国学大典·老子》
以上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不做商业用途。
从学到习·知行合一
学习学习,边学边习
习比学更重要
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