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二十六章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1]。

虽有荣观,燕处[2]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3],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4],躁则失君[5]。

注释

[1]辎重:古代军队中携带的器械、粮食等物资。

[2]燕处:安居之地。

[3]万乘之主:乘指车子的数量。“万乘”指拥有兵车万辆的大国。

[4]根:根本,本源。

[5]君:中心,主宰。

译文

沉稳为轻率之本,沉静为躁动之根。

因此圣人终日行走而不离行李辎重。

虽住在华丽的居所,但他也淡然处之,超然脱俗。

为什么拥有万千车辆的大国君主,却轻率地治理天下呢?

轻率会失去根本,急躁会失去自我的中心主宰。

解读心得

1.本章说明沉稳和沉静为轻率和躁动之根本,不能失去。一切轻率和躁动,都会让人陷于轻浮和不安中,从而失去主宰自我的根本,失去自我。

2.圣人善于体道,善于修养自己,因而能做到沉静、沉稳地治理国家。而那些急功近利,急躁冒进,追求事功的君主,纵使拥有万千车辆,也会因为轻率、躁动而导致治国失败。

3.一个善于修养自己的人,凡事沉稳而行,从而按部就班地做成事情;内心保持沉静,定力十足,从而在静定中升华出般若智慧,永远不失自我,生命处于一份平和、宁静和怡然中。

4.现实永远是浮华和躁动的,总是那么让人急躁不安。那么,如何在烦嚣中保持一份静定,不失自我?只有平衡好自己内心的小宇宙,以不变应万变,让心保持沉静,沉稳而行。只有这样,才能少犯冒失之错,也能让心保持稳定自由,不至于失去生命的航向,失去自我。

5.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一个人举止轻浮,不自尊自爱,内心浮躁,患得患失,见异思迁,既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也不会做成事情。而办事稳重,气质沉静的人,也往往让人敬重,给人信任踏实的感觉。而这也是一个人成熟、内敛和智慧的象征。所以,在不失本性的同时,请保持一份必要的“重”和“静”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1】,静为躁君【2】。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3】。虽有荣观【4】,燕处【5】超然。奈...
    李姐有解药阅读 5,216评论 0 3
  • 第二十六章[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
    营州布衣阅读 3,379评论 6 15
  • 都说有梦就有诗和远方,可生为这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又岂会真的只为梦想存活。人,生而自由,向往无拘无束,但是真的可以...
    gisorange阅读 1,488评论 0 0
  • 今天同学聚会,激动得有点不知所云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真的好想你们!相隔了37年的今天是个令人难忘、令人高兴、(...
    斌部t蛟阅读 7,146评论 0 0
  • 听一首歌 想一个人 编制一个美梦 突然地分离,痛苦地惊醒 泪目 欢喜 上课还会遇到你 窗外 大树 你的长发 坏掉的...
    破嗓虾阅读 8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