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群里姐妹们的提醒,我今天把纪录片《镜子》看了两遍,再次震撼了我的心灵: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所有家庭问题都能通过孩子折射出来.孩子的问题本质是家庭问题,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身后,必定有一对有问题的父母.
纪录片《镜子》挑选了三个家庭,讲述了他们来到纽特教育前后的故事.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家明家庭。孩子,16岁,高一,辍学一个月.家明父亲是一家私企高管,本科学历,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比较顽固,所以心理辅导老师说,解开孩子心结的钥匙在他手上.
张钊,高三,4个月不上学,父母认为是搞对象,早恋问题,心理辅导老师交流后,认为不是这样.
泽清,14岁,辍学2个月,早在小学高年级就有出现问题的征兆,整天迷恋网络下军棋,业余四段,而且带有赌博性质的.他的家族在社会上都 有一定有成就感.父母关系不和,都是大学本科,尤其母亲,是很强势,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单位骨干.
影响最深的是家明同学声泪俱下的哭诉.现在90后,00后的孩子眼界宽,想法多,了解信息便利.家明的理想是做一名背包客,他的父母没有重视孩子的想法,也不去思考,答应孩子考完试就可以想去哪儿玩都可以,还说他们可以请假陪孩子出去.等考试结束,他们就像没这回事儿一样,根本没把孩子的心事放在心里,在家明看来,他们就是把他当小孩一样,逗他玩.他能不伤心吗?
从家明父亲身上,看到了以前我也犯过的错误.庆幸的是,我已经在纠正自己的偏差,在学习的路上,感恩遇到锦明老师,感恩群里的姐妹们,每天在环境里熏习.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孩子,老公是和我关系最近的人,但不是我们的私人物品, ,不能按我们的意志去强制他们,尤其孩子,要给他空间,要试得去放手.小学,初中孩子害怕你,忠从于你,规矩一点的,高中也是妈妈心中的乖宝宝,但是你不要忘记了,你长期的压迫,像大山一样,压抑着孩子,最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可能是在大学,也可能步入社会后.像纪录片《镜子》里25岁的厦阳,沉迷于网络,而不去上班.
别人是我们最好的镜子,我一直信奉这句话.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 ,物质生活极丰富,每个家庭都投资于教育,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孰不知,家长的唠叨,老师的压力,社会的竞争……已使我们的孩子备受摧残,更有甚者,出现了极端方式,留给父母的是一辈子的痛苦.
我感谢我的孩子,让我有机会做母亲,有机会再次成长.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教育孩子也一样,放下我们的焦虑,用空杯心态,去接纳我们的现状.宇宙中的万物没有对错,只有两面-----你要的一面,和你不要的一面.你会得到你持续聚焦的,你放任的终将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