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常识:胡子(六)

“掺三”与“掺满”,它是指壮年到衰粘,中间的一个老年阶段,表示须色黑白相掺,已经花白的意思。

“掺三”形似“黑三”,多数挂在年过半百的角色的口上,《追韩信》里的萧何,《走麦城》里的关公,都是戴这种胡子。萧何在迷道问樵后的趟马,把“髯口”挑挥;关公当马失前蹄时的拎马,将“口面”抖动,这都是老生于胡子上显功夫的地方。

“掺满”的形式,和“黑满”一样。花脸用到的角色,如一般都是当朝首相,如《阳平关》里的曹操,《开山府》里的严嵩。不过“掺满”并非花脸独行专用,老生戏也有口上一挂的,像《九更天》里的马义,《战蒲关》里的刘忠,这两个角色,则又属家人的身份。

最后,谈谈“白三”和“白满”。这是衰年时所用的。挂“白三”的戏,有《定军山》里的黄忠,《文昭关》里的伍子胥,《捉放曹》里的吕伯奢。挂“白满”的戏,生净两行皆有,《溪皇庄》里的褚彪,《跑城》里的徐策,《草桥关》里的姚期,《将相和》里的廉颇。再用《甘露寺》里的乔国老,一般老生演来,都是挂上“白满”,只有周信芳先生演来,则挂“白三”,据说这是徽班老路。

写到了周先生,想起了他另一出的精彩“白满”戏,大概在十年之前,他在黄金剧院演全本《杨继业》,饰老令公,到末场卸甲又丢盔的碰碑,有惊人的演出:他走开叉步,来个“僵尸”,身子渐渐地朝后倒下去,挂的那个“大白满”,也随着这个走势,飘飘然往上翻起,等他背着台板,笔直躺下,整个“白满”也就全部盖没了老令公的头脸。

过去听人说起,当年谭鑫培有此一手,总认为是“传来之言”,经过自己的“亲眼得见”,始深信无疑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黑扎”和“红扎”相同,不过在颜色上有红黑之差。它也是架子花脸所常用的胡子,像《闹江州》里的李逵,《黄鹤楼》里的张...
    512song阅读 910评论 0 5
  • 现在要提到“矮步”了。若说专用角色,那就要算水浒戏里小花脸所饰的武大郎了。他从出场到进场,就不许站直,身子全蹲,两...
    512song阅读 362评论 0 3
  • “一字”的式样,十分简单,尺寸很短,须梢一崭齐,掩没到下脖一部为止。花脸、小花脸两个行当,都要用它,但后者不如前者...
    512song阅读 731评论 1 31
  • 京剧里挂胡子的角色特别多,在生、旦、净、末、丑中,除掉了旦行之外,其余四个行档,大多与胡子结有不解之缘。胡子在戏班...
    512song阅读 1,573评论 0 4
  • “黑三”是三绺须梢,有大小两种:大的须长,小的须短。老生一行中,用处极大,如《八蜡庙》里的家院,《乌盆记》里的流市...
    512song阅读 593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