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也只能算是同情。
>001
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肯定不少。
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开始的坚持在现实压迫,和亲朋的冷眼中开始消散,在自我怀疑时,你遇到了他(她),惊奇地发现你们的遭遇竟然如此相似,于是互相安慰取暖,惺惺相惜。
我眼中的爱乐之城,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更何况他们决心要做的,不是一般的事,而是追梦。
电影的最后,是小塞在曲中,想象与米娅爱情美满的幕幕。
不少人说,如果这就是他们的结局,那该多好。可惜了。
实际上说这句话的人也知道,现实哪有如此完美。至少他们对彼此的记忆,都停留在了那些最完美的时刻。也许这就是爱乐之城能打动如此多人的地方——有现实的残酷,也满足对完美爱情的憧憬。
但是导演没有告诉我们的是,若米娅和小塞真如想象中那样在一起,要经历比回忆残酷多少倍的现实。毕竟由始至终,他们之间只是简单的惺惺相惜。
>002
米娅显得有点歇斯底里,在得知小塞想要留在乐队的时候。
她觉得小塞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跟自己一样,在梦想的聚光灯下闪闪发光的那个人,而沦为一个追逐金钱的普通人。
印象中的小塞,在流行乐队演奏的时候,理应像当初在派对中兼职演奏那般难受。
但是他现在居然选择妥协,而且打算一直妥协下去。
-我想这样,也乐意这样。
-那你的梦想呢?
变质的他,还值得我去“惜”吗?
米娅的选择是否定。
我们说,爱情是盲目的。
我想,这句话说的是爱情中强大的包容和理解,让人觉得爱情是盲目的。
至少意思不是盲目分手。
但是米娅的分手确实那么的果断。
如果米娅对小塞是爱情的话,当小塞享受现实带来的利益,渐渐放下梦想,“误入歧途”的时候,她不是应该表示理解和包容,慢慢把纸醉金迷的小塞拉回梦想的“正途”吗?
现实中的我们,对爱情有太多的误会。
我们有共同的爱好,我们有相似的遭遇,我们都心怀梦想,我们曾经一起经历。美丽的相似点,让我们觉得不再孤单,迅速坠入爱河,却忽视了投入感情容易,维持感情却不如想象中简单。性格需要磨合,相处需要迁就,包容和理解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一句不将就,一段感情就此结束,却没想到一开始就是错误。
于是,当我们下一次遇见,忘记痛苦再次投入其中。
>003
就算是米娅和小塞的感情,也逃不过这种误会。
要知道惺惺相惜不是爱情,最多也只能算是同情。确切地说,是米娅的自我同情。同情逐梦的辛酸,同情现实经历的煎熬。小塞的背叛梦想,就如同背叛了他们的感情。
没有包容和理解,这段感情的崩塌,只是迟早的事情。
《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平和郝红梅的故事,其实早已经告诉过我们。
少年时代的孙因为贫穷,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每次吃饭都要等到最后。直到郝红梅——另一个贫苦女孩的出现,他才知道自己不是世上最无助自卑的人。相似的生活条件和同样敏感的自卑心,让两人走近了许多。
但对郝红梅来讲,与孙交往,书上原话是
“基本上是一种怜悯——怜悯别人,也让别人怜悯自己。”
多年以后两人各自有了心爱的人,回想当初的感情,才发现只是互相慰藉,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同情,而不是所谓的爱情。
追求完美的爱情,其实也可以说是追求梦想的一种,试问谁又没有苦苦追寻这个梦想?
一次次满怀信心冲锋陷阵,却又一次次铩羽而归。
现实只是把不适合的你们拉开,却没有把你从梦中叫醒。
>004
“打动你的不是这部电影,而是你自己。”
有一个影评是这样说的。
确实,情节俗得不能再俗。但是它还是打动了无数人。
因为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真实得不能再真实了。
看完爱乐之城,也许,你该醒了。
你该知道,你跟米娅一样,经历着的感情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真正的爱情,当然也有米娅和小塞之间的互相鼓励和欣赏,为对方的悲伤而悲伤,为对方的喜悦而喜悦。
但是更多的是,发生分歧的时候,有了矛盾的时候,互不同意甚至误入歧途的时候,你需要问自己,你是不是能够和对方好好谈判,甚至为了包容和理解,作出妥协和改变?
就跟所有的追梦一样,成功的人也许你只看到他光彩耀人的一幕,却往往忽略他为了追梦而做过的种种妥协。哪只舞蹈的脚,不是缠满了绷带?哪只弹吉他的手,指尖不是布满了伤痕?
所有东西都需要你的妥协——理解和包容,并作出改变。
追梦也好,爱情也罢。
其实在现实中我们都能发现,恩爱得让人羡慕的夫妻,通常都有一方无条件地包容着对方,无论是泼辣还是孤僻。
正如电影的最后,幻想的最后一个音符始终会弹响
现实总会如期而至。
既然完美的爱情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之中
何不让它留在内心最深处
散发最完美的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