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青春,死去的爱情,人生的孤独,和无可奈何。
常常被人们天真的以为,可以靠一场旅行拯救眼前的苟且和不如意。
回来之后发现,除了钱少了之外,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
现实中的我,仍然要挤着北京早晚高峰的地铁公交,仍然需要学会和常常生病的身体相处,仍然对着远方的二狗子每天喊十遍我很烦。
走在雾蒙蒙的夜晚,努力睁大有散光的双眼也看不清天边的月亮,失落感和迷茫却常常比上班打卡还要来的频繁。
很多东西变了,很多又没有变。
比如,换地方吃海鲜了,但对海鲜的爱没有变。
二娃子不想再写鸡汤,并向你丢了一堆大连海鲜照片:
—黑海胆—
新鲜的黑海胆比黄海胆价格要贵些,切开端上来之后还能看到它一根根刺还在顽强地动,大概有些日料店里的海胆是冰鲜的而不是现场处理的,所以少了这一丝爽滑感。
柔软细腻,拿小勺舀着蘸酱油芥末吃,当日最佳就是它了。
—鲜青虾—
又是一盘白灼,口味清淡的鲜青虾,肉质饱满鲜嫩,不知道这些白里透红的虾肉怎么就能这么让我欲罢不能!
—鲍鱼捞饭—
有名的鲍鱼捞饭,一口咬下去,酱汁的鲜香在嘴里蔓延,吃的是一个新鲜营养,但我真的想加点辣椒。
—海蛎子—
海蛎子就是台湾的蚵仔煎,厦门的海蛎煎。这个蛋饼做得有点厚,没有兑水兑面粉反而没那么有味道了。不过海蛎放了很多,肉也很新鲜厚实,就是蛋太大了吃不完。
厦门每条大街小巷都有做海蛎煎的摊贩,他们做得蛋皮很薄,能够看到里面的海蛎,上面挤上番茄酱,又是另一番风味了。
— 夏夷贝 —
夏夷贝也叫圆贝,平常吃得多的扇贝是半圆的,夏夷贝味道比一般扇贝甜。但是这道蒜蓉粉丝蒸夏夷贝有点油腻了,粉丝也不够劲道,甜味有余,咸味不足,反倒不如北京各大烤串店里卖的扇贝。
— 清蒸多宝鱼—
厨师在我们面前表演了一场徒手抓多宝鱼,2斤多的多宝鱼比我的脸还大。
鱼肉鲜嫩爽滑,跟汤汁交缠得鲜美可口,铺在上面的姜蒜葱丝,在汤汁里蘸蘸,也特别美味。
— 象牙蚌—
很多日料店里就有新鲜的象牙蚌,我超爱吃的一种贝类食物,因其又大又多肉的红管,很似大象的鼻子(象拔)被人们称为象拔蚌或象牙蚌。
脆脆的口感,很有嚼劲,蘸着酱油芥末,源源不断地往嘴里送。
—皮皮虾—
我不太喜欢吃皮皮虾,因为它肉不多,而且每次剥它的时候都会把手刺破,虽然它蘸着酱油和芥末真的味道不错。
这里的皮皮虾个头挺大的,所以冒着手被刺破的危险还是点了它。
所有的海鲜都是鲜活地养在缸里让顾客看着点,厨师拿着大网在我们面前称好了皮皮虾的重量,带走了皮皮虾。
看海,吃海鲜,大概就是我们大连之旅的核心了。
我听了一万首歌,走了几千里路,吃了几百家店,写了几十篇美食,却从未俘获一个人的心。
其实不到大连来吃海鲜又有什么所谓呢?我们都明白,吃什么无所谓,身边坐着谁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有机会,希望还能半夜到世贸天阶,就算晚到天幕都落幕了,还有亮着光的臭豆腐小摊,执一盏小灯,在回忆里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