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录》纸质书P062-069(最后部分),继续通过陆澄与阳明先生之间的对话来了解阳明先生对很多事情的看法。
28.关于“喜怒哀乐的中和”。
陆澄问,我们普通人好像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能做到不过分,相对平和,这也能称作“中和”吗?
阳明先生说,一时一事也可以成为“中和”,但是不能说是达到了大本、达道的境界。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人性本善,中和本来就是我们生来就有的。只不过我们常人之心时常被蒙蔽,心的整体作用并没有时时显现出来,即使显现出来了我们也意识不到。唯有无所不中,即任何时候都能不偏不倚才能称为大本;无所不和,即什么时候都和谐,才能称为达道。只有天下的至诚,才能确立天下最大的根本。
总之,我们必须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平时的好色、贪利、慕名等私欲统统清理干净,不能有丝毫遗留,让我们的这颗心纯净空明,才可以叫做“喜怒哀乐未发之中”。
29.关于“不动心”。
孟子和告子都谈不动心,但二人的不动心又有所区别。阳明先生说,心的本体原本都是不动的。告子是死死抓着这颗心,强制它不动,而孟子是逐步累积道义,到一定程度,心自然就不动了。
30.关于格物。
阳明先生说,格,就是正,即纠正那些不正的,使其归于正道。格物,不分动静,静也是在运行着的事物。就如孟子所言“必有事焉”,即一定要做积聚道义、存养气节的事情。
其实功夫的难处,都在格物致知上。这就是是否诚心诚意的事,意诚,心自然就端正,身也自然有所修养。不过端正内心,修养自身的功夫各有不同的用力处。修身是在情绪已经发生时,正心是在情绪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正,就是所谓的中;身修,就是所谓的和。
31.关于“至善”。
至善,就是性。性本来没有丝毫的恶,所以称为至善。止至善就是恢复性的本来面目。
陆澄的理解如下:
知道至善就是我们的本性,天性都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心就是我们至善留存的地方。如此,我们的心志就安定了,就会停止向外求。心志安定,人就安静;人安静而不妄动就是安宁;安宁了,就能专心至善。这也为我们理解至善提供了一个思路。
32.关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阳明先生说,仁是自然造化生生不息的天理,虽然它遍布宇宙,无处不在,但是它的流行发生又是一步一步的,所以它才生生不息。正因为是渐渐发展,所以就一定有一个发端处。也因为有发端处,才能生长、变化、积累。正因为能生长,所以才生生不息。
墨子的观念是“兼爱”,他把自己的父亲、兄弟与陌生人等同看待,就没了发端处,所以是不能称为“仁”的。
不过,我以为墨子的追求的是最为理想的善,而人本性其实是自私的,所以儒家提出“仁爱”是基于现实的考量。所以,儒家思想在中国甚至整个东方占据了思想统治地位,但,我又认为儒法虽然是对立的,但法家其实是从儒家里派生出来的、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中。我认为道家最理性,所以最冷静;墨家最感性,也最热情;而儒家是从现实出发而追求善,所以,更加合乎人性,由此也成为先贤恭奉的瑰宝,也是传习录研习和践行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