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梦》全剧的大部分都是一场梦,戏剧本身是现实的幻象,戏剧里的梦就更是幻象中的幻象。哪个人不曾做过美梦,称心遂意的梦里有远人归来,也有功名成就,各种各样的求之不得在梦里都变成了水到渠成。片刻沉睡,一番欢喜,而梦里闪耀过的灿灿金光却把现实照得更加惨白。美梦将醒的一瞬真是集聚了世间所有的失落与不甘。
同村三人充军前阵,一人战死,一人逃回,只有张氏夫君王恢生死未卜,音信全无。万千煎熬不过一个“等”字。生则喜矣,死则悲矣,惟有“等”是悲喜无定,乍暖还寒。
睡意昏沉,春闺一梦。“可怜负弩充前阵,历尽风霜万苦辛。饥寒饱暖无人问,独自眠餐独自行。可曾身体蒙伤损,是否烽烟屡受惊。”虽然是梦里的征人还乡,却也有似曾相识嘘寒问暖。刚刚踏进家门的飘零游子大概都会经历一番如此的问答。话锋一转“细思往事心犹恨,生把鸳鸯两下分。终朝如醉还如病,苦依薰笼坐到明。”白居易有一首《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宫怨词里的美貌宫人君恩不再,青春空度,斜倚熏笼百无聊赖,明日的朝阳初生,夜夜等来的不过是越来越深的绝望。张氏也是夜伴熏笼,眉间心头却无一点闲情。她心里想的是前阵负弩生死一线的丈夫,并不是前殿里轻歌曼舞仰仗恩泽的君王。一个“苦”字是日日夜夜的望眼欲穿,是时时刻刻的担惊受怕,也是对未来人生的惶惶不安。斜倚熏笼有着仕女图般的娴静忧郁,而张氏的等待只是苦。
“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可怜奴在深闺等,海棠开日我想到如今。”离家时正是陌上花开,如今又是一年春来,楼头柳色又青。梦里的张氏似乎是嗔怨丈夫离家日久,可是台下的旁观者却心知肚明。纵然春归,而人不归矣。此时台上是张氏梦里的夫妻团聚,台下想必已经心有悲戚。叶嘉莹讲唐诗宋词时说过一句话,“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悲观的心境会让人的内心强大,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呢?退一步来看生活或许没有太糟糕。而对人最大的打击莫过于希望的落空,或者说是像张氏一样,恩爱团圆俱在梦中,醒来云散烟消四处皆空。此处的悲剧不在张氏,而在我们这些旁观者。张氏仍沉浸梦中,她是欢喜的,倒是看得清楚明白的我们不禁悲从中来。这就是剧本的妙处,它没有给你展示悲剧,而是通过带你进入情景,让原本置身事外的看客在抽离与融入中体会到深深的悲剧性。“门环偶响疑投信,市语微哗虑变生。”过分的在意总是会让我们多疑。即使不看演员台上的表演单单是靠耳朵听,这两句也是极为传神的。原本是苦倚熏笼痴痴等待,而门环响动,心里一惊,莫不是夫君归来?此时必然是要起身去看的,门外空无一人,只有风声渐紧。刚刚坐定,又听到街市似有人生喧哗,又是一惊,莫不是大军溃败又生变乱?胡思乱想,难以安心。这样的在意一件事、一个人,这样的情态,这样的心理,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陌生。一番埋怨过后张氏说道:“毕竟男儿多薄幸,误人两字是功名。甜言蜜语真好听,谁知都是那假恩情。”建功立业,追逐名利是古往今来大多数男人的正途,而即使是在今天一定程度上对女人的评价离不开对她家庭的评价。所以这样的自我叹息不是封建时代的专属。
“粗茶饭还胜那黄金斗印,愿此生长相守怜我怜卿。”这样平凡夫妻的愿望是在经历了分离与惨戚身心俱疲之后才会有的。真正平凡的生活,淹没在滚滚红尘中悄无声息地生活又死去,恐怕正是平凡人所失望且又急于摆脱的。
晏几道的《鹧鸪天》里有一句“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离别日久难以重逢的人再次相见大概都恍如隔世,又惊又喜。“料不想今日里重温鸳枕,喜相逢又恐怕是梦是真。”在梦里说出这样的话真实又悲凉。
片刻梦醒,一切化为乌有。“今日等来明日等,哪堪消息更沉沉。明知梦境无凭准,无聊还向梦中寻。”春归梦醒,又开始了无尽的等待。明知是梦,是虚幻,却还依赖那一点温存。正如宗教能给人精神支撑,万般无奈总会去烧香拜佛,明知无用却还是想有个心灵上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