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怎么落地
几年前,有很多客户都经常问我,做个app大概要花多少钱。他们从没想过为什么要做一个app,只是感觉有个app,企业就是互联网企业了。我总结了一下他们的情况:
1、有钱,人有我有。
2、只知道用app才能实现他的产品
3、没太多想法,市场热哪个就仿哪个。
这三类客户中,只有第一类客户是成功做了个没人用的app出来。第二类中,大多数到今天还在问我同一个问题。第三类就取决于有没有老板给他投钱来决定是否做。
早期,微信公众号的诞生,无疑是企业用以实现产品最好的一个渠道,因为开发成本低,维护简单,传播方式快,传播容易。但很多人担心,平台是微信的,以后被限制怎么办,这是90%人放弃投入在微信公众号的原因。话说回头,你能做到微信限制你,你的产品影响力也不是一点点了。对于微信公众号,我认为他已经不是以前的腾讯作风,明显他只是想做好平台,让更多对终端的细小事交给开发者去做,除了你违法或伤害了他用户的利益,才有可能受限。另一方面,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用户是你的,用户辩识的品牌也是你的,你可以计划在app或其他平台上落地,主动权还是在自己手上。
对于微信,我个人觉得还是用来首发试水市场的首选,但前提是你的产品通过微信能实现,如极致的交互,金融类产品等好像都上了不微信的。现在,微信还有企业号与小程序,企业号是个好东西,做oa的那些厂商利用这个有机会跳出传统的模式,但目测做的好的几家都不是有传统oa经验的企业。至于小程序,我虽然申请下来了一致没有机会玩一下,不过从一些文档中看出,这个东西怎么感觉有点像新浪微博以前的那个seaapp的模式。
APP,其实是个好东西,不过在于你有没有足够的精力驾驭它。开发成本、推广成本、维护成本都不是小数目。如果是确定要做自己的APP,我建议还是从一开始就建立自己的技术团队去完成,如果是外包的话,首先成本也并不是少很多,而且整个APP的质量容易失控,加上没有办法很敏捷地作出调整;其次后续的版本更新也能过跟上,不会被外包牵着走。虽然我们有很多外包管理的方法,但是天下外包一样黑,因为我有太多技术外包老板的朋友。
开发一个APP没有想象的要难,现在的APP开发技术与早几年的技术有很多的改进,借助很多商用或者开源的平台,大概3-4人就基本上在45天开发出一个APP。请不要以这个作为标准,我见过有1-2个人一个月就弄出来的,也有10几人弄了半年的,人力与时间依赖于你的APP的复杂程度。APP这个东西,尽可能简单而且快递地发布,不然很容易做了一堆没有用的功能,浪费时间浪费人力,所以很考验产品经理是否能把握什么才是真需求,不要想当然设计一堆伪需求的功能。
不做APP,不做微信,可以直接做H5,挂百度走流量也是一个老套路。不过既然有了H5,挂到微信也耗费不了多少成本,我觉得H5就别放弃微信这个渠道。H5的开发难度就更低了,如果是业务不复杂的H5可以交给外包或者一些免费工具实现,业务复杂的也就是1个前端+1个后端基本上能解决所有问题。
技术开发的一些合作模式
1、纯项目外包式,按项目付费。这种方式如果是标准产品,如电商,社区,p2p等已经成一套解决方案,并该公司也是做这行业的解决方案的话,是可以的。如果是纯新开发的找外包,要嘛有个人能设计整个技术方案并不是到需求,外包只是负责实现,这样风险会较低点。否则不建议用外包。
2、股权加付费模式。即假定外包开发一个APP收费30万,只付费15万,另外15万当作股份奖励,让外包公司持有创业团队的原始股份。这种方式相当于让外包公司间接成为创始团队的一份子,一来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动力去做好,也避免的后期维护以及交付上的风险,如果后续项目成功发展起来了,可以考虑直接把这个外包公司的团队收购了。这种模式,能愿意合作的外包公司多数是小型团队,而且效率与整体质量都有所提升,毕竟如果你的项目失败了,他的15万股权也相当于打水漂了,但是也要防止他在人力不足时有多个类似的合作方式的项目在进行。
3、收购技术团队开发。如果你与被收购团队负责人有较好的友情关系,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方式,毕竟一个成熟的团队在前期的产出是相当高的。但是这模式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资金,而且对方的团队也愿意。唯一的风险是在于在工作上的磨合是否顺畅,也要通过一些收购协议进行团队的约束,避免后期无法控制这个团队。
4、自建团队开发。缺点就是前期时间不可控,人员流动风险,成本较高。优点就是后期稳定后会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团队建设
技术团队建设,首先是必须公司有一名技术合伙人,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1)建设团队不需要一上来就配置全开,所有人到位。第一步,应该先梳理项目规划以及团队规划。即建立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计划,预测每个阶段整体项目的需求与产品的需求、产品需求与技术需求的一个对应点。设立人员发展规划,即什么时候招什么人,未来发展培养的定位。如:公司前2个月是产品设计,然后预计花三个月研发,预计半年运营并更新迭代产品,则未来一年后有可能出现性能需求,第二年中可能会出现版本大升级,第三年可能需要深度扩展,那就可以按照计划逐渐补充团队的成员。
2)在定位好产品的整个技术需求后,应该为公司的技术方向定型,选用什么技术、未来可能涉及的技术,以及技术成本的考量。技术方向与体系定位好了,自然就知道需要什么技术人才了。设定每个环节的check point ,以便可以决策是否增删成员。
3)建立技术的项目管理体系,如之前介绍过的一些PM工具,都可以落地在整个项目管理体系中。在整个开发周期,要很明确每个成员的工作方式与职责,每个成员每个Task的进度,每个版本与每个功能的情况,每个Bug的状态等等。
4)建立技术绩效制度。(略)
5)建立人才储备库以及寻找身份的朋友,这个是创业阶段唯一最有效的办法。前期创业团队的技术成员基本上都是不可能互相备份的,所以这方面要做好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如团队的成员选择互补的技术之外,还要有重叠的部分,作为可以互补的后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