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已经许久不再写字了,也有投稿,但是屡屡没有被采纳,偶尔看到这个平台,想着把以前的老底子拿出来,或许还能找到个知己吧。对于想写这本书的读后感也好,记录也好,都是源于自己好像得了短暂失忆症,很多事情经常性的忘记,好害怕自己读过的书也会忘记当时读的感受,遂自己有了记录的想法,给自己也给别人留下点参考,留下我曾存在的依据吧。
这本书已经听说过好多年了,正如《小王子》或者《老人与海》等待名著一样,只是知道名字,却从未想着涉略过,但是不知道何时起,自己很想读读所谓的经典,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办好了山威的借书证,天哪,真是过程复杂。
《安妮日记》是在二战时期波兰被德军侵占,大肆杀害犹太人,并将要关闭到纳粹军营里面,安妮一家和朋友躲避到父亲公司里,在名叫“后屋”里,生活里大约二年半,在这里她是个敏感/勤奋,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她自认内心成熟到足够强大,但是在这个狭窄的生活空间里,她记载了自己的不如意,情绪,记载了大人之间的种种矛盾,每个人的性格和关系在她笔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她时而感受到父母姐姐对她的爱意,时而又感受到融入不到看似和谐的家庭,她的矛盾和问题,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家庭,她能够直白的记载,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在特殊的时期,大家最初可以做到相安无事,但是战况的不受控制,物质的短缺,不断磨练着每个人的性格,或者说考验着各自的人品,但是没有距离的相处,难免存在诸多的不满和抱怨,范丹太太的尖酸刻薄的画像,不理智的追求战后的享受,却忘记现实的状况,这是笔者笔下最痛恨的人,没有之一,讨厌她的絮絮叨叨,讨厌她的指手画脚,讨厌她的小家子气,讨厌她不知道分享和奉献,讨厌她的不知满足。。。。。
作者的笔下,总是夹杂着对未来的渴望与无望,时不时来的飞机袭击,总会在半夜时爬到父亲那寻找安全,她的不安,只有父亲在抚慰,那样的环境下,还能做到学习,不得不佩服她的毅力和她家庭教育的成功,犹太人果不其然是最聪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