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领导力的第七项修炼是”反思“,反思的本质是对思之再思。针对一件事情,我们脑子里生成一个想法、一个观点、一个解决方案,这属于”思“;在此之后,我们针对自己想法、观点或解决方案本身进行深度思考,看看有没有更新的想法、更好的观点、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属于”反思“。
反思往往需要回头看(回顾自己最初的思考,并对思考的质量进行审视),可是回头看并不一定等于反思。曾子每日三省其身,这属于”反省“(回头看),属于对照标准检查质量、对照目标检查执行,可是,曾子并没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本身进行审视,因此,这还称不上是反思。
反思不一定要在事后进行,在事情发生之前,我们针对刚刚提出的方案进行深度思考和剖析,这同样也是一种反思。在管理学上,这种思考方式叫做”预演失败“——你们马上要开始一个大项目,已经定好行动方案了。现在,你们坐下来开个会,给每个人发一些白纸。主持人宣布,现在已经是六个月以后,或者一年之后,那个项目已经完全失败了。我们只知道那个项目最终完全失败了,我们不知道原因。现在,你用三分钟写下来,你认为这个项目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写完之后,把所有原因集中一下,重点讨论其中两三个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
据说,除了人类以外,还有不少动物都能够进行简单的”思考“,但是,唯有人类,才能够针对其思考本身进行思考,也就是”反思“。
学习能力强的人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当别人提出一个比自己更高明的想法、观点或解决方案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反驳、抗拒或嫉妒,而是”反思“——为什么我没有想到?为什么你能想到?我的思考过程是怎么样的?有没有什么缺漏?你的思考过程是怎么样的?有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为什么”反思“如此重要?因为”反思“是针对思考的思考,是一种”元思考“;”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改进思考过程、提升思维质量;从”反思“中我们所能获得的,是寻找答案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三)
了解了上述道理,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帮助呢?
我们最近的一次反思是在什么时候?当时,我们所提出的想法、观点或解决方案是什么?我们又是如何针对这个想法、观点或解决方案进行深度思考的?
我们最近一次解决问题是在什么时候?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最终问题的解决质量和效果如何?如果效果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从这次解题的过程中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呢?我们当时的思考过程,有哪些值得称道之处呢?如何效果不太好,那么,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当时的思考过程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