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 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 "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 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 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 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 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 )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 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 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和(a )(b )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 )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 )或(c )。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弯月穹苍坡上望。 蓑笠斜阳, 渔网秋光。 石城遥看雨烟茫, 眉点清霜, 心醉他乡。 菊径浑然和四方。 篁岭茶关, ...
    V老羊V阅读 1,462评论 0 0
  • 几天前写了一篇随笔《距30岁只剩下5年》,我自己反复读了好几遍,其实那只是我对自己生活做了一个粗略的记录。有几...
    NJsolitude阅读 1,189评论 0 0
  • 我是一只皮毛很好看的狐狸,会唱歌,会摘树端最嫩的树叶,喜欢绿得生油的森林。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去河的那边,看日出。...
    七佛阅读 3,452评论 5 5
  • 2016-02-25 周四 晴 昨天朋友得知我发烧,特意来看望我,还给我买了一大堆水果。 感动得我涕泗横流,根本分...
    韩日记阅读 5,29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