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单从字面理解,“好”――就是喜欢的意思。“奇”――就是奇怪、新奇的意思。关键点就是喜欢、有兴趣、想知道,而且新奇、有兴趣点,有想要了解的冲动。
好奇,划分为感知性好奇、认知性好奇和多样性好奇。
感知性好奇:生活中发生的不合常理的事情出现,使你有想要了解的冲动。
认知性好奇:你不知道,又很感兴趣想知道。这种好奇生活中最多,它会推动人对未知的东西做不停地探索。
多样性好奇:对小孩子居多,兴趣点经常转移没有目的性,无聊时去了解点八卦奇闻,对自己没多大关系的好奇。
我们常说的好奇一般指认知性好奇。
我们设计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要点,让孩子想知道、有冲动去了解,让他去体会这种感觉。设计的第一步首先要在他能理解的范围内,然后得看看以他现在的认知和换位思考能力是否还能进一步。如果能,再设计下一步;如果不能,可以缓一缓,很多时候是不能一步到位的。
因为人对自己了解的东西没必要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如果没有欲望去了解,也不会好奇。
所以好奇有两个关键点:
1、自己对某个事物/人/声音不了解。
2、有强烈的欲望想去了解。
项目设计案例:
如果一个孩子对音乐感兴趣,我们可以拿个盒子,里面放音乐盒,孩子可以听到音乐但是看不到里面,激起孩子的好奇心,跟他定义这叫好奇”。
步骤:
1、把音乐盒放进一个盒子里,孩子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发出了声音;
2、孩子一般都对音乐感兴趣,会很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东西。(1不知道,2想知道)这就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
家长在看到这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教学了。
———————————————
如果你对教学有任何问题,请在评论里留言,如果我有时间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