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关于怎样才算一堂好课,这个问题始终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就像当老师的我,常常惯性的问学生:怎样的老师才算一名好老师?和其他老师比起来,你更喜欢谁?…等等这一类问题,学生答案各不相同,当然啊也各有道理。
2019.4.22 学习的是高丽霞老师的《方块字中安身立命--如何设计一节最好的语文课》
作为一名乡村老师,还任教于几乎都是少数民族的学校,全校师生三百多人,只有三名汉族。当然,语文的博大精深,肯定是学无止境的!
本学期我来到了一所成绩相对落后的学校,孩子们的礼仪、举止也不尽人意。两个人上一个班,我任教于五年级的数学与科学并担任班主任,课堂的气氛不够热烈,多数时候,都是“自导自演”式的灌输。
所以,我认为一堂好课,首先,学生在课堂上要有想学的欲望,在上课时,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甚至思维更在老师的前一步,对学习没有抵触情绪。其次,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师生间相互信赖、相互尊重,能在课堂里共同探讨学习,每一位孩子都能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而不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也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再次,一堂好课,授课老师在设计时,应照顾到各个阶段的学生,让落后的学生能学会基础的知识,让中等的学生学会过关的检测,让优秀生学会技能并能灵活运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最后,一堂好课,肯定会得到身边同事的公认好评。老师甚至能每天坚持写教学日志,把每一天对学生的教育写进日记里去,不断地进行反思改进。
当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你会发现,假如你本身没有那饱含深情的情感,学生也不会有感情;当一名小学数学老师,你会发现,假如你整天懒懒散散,学生也一样会拖拖拉拉。教师本身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们起鼓励作用。
通过学习,我更加确定了,语文学习中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学生唯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是学习能力的体现。关于布置预习作业,也有了明确的方向。除了扫除障碍性的字词,朗读课文外,一定要有直指核心教学目标的一两个大问题,且指向全文,且不能简单自参考资料查得。
最近,在读书,其中有一篇治学三境界,读完感悟很深,里面说到:其实我们学习不仅要有远大追求,也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耐得住清冷和寂寞,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领悟其中的真谛。结合实际在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是否有时过于太“理想化”,对学生太“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