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坛,群星璀璨,仅一个李白,一个杜甫,就足以照亮半个夜空。其他诸如王维、白居易、李商隐、温庭筠……更是耀如珠玉,光芒四射。然而,在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背后,又有多少落寞的身影也在暗暗闪光?如果没有他们,《唐诗三百首》的影响力将会大打折扣。
在这些“小人物”中,有一个叫杜荀鹤的诗人,或许是最落寞的一个。他生于唐末,虽出身寒微,却才华横溢。据说,他是杜牧的出妾之子,从小天赋异禀,十分聪慧。只可惜,生逢乱世,诗人直到中年才中进士。然而,却没有被朝廷授予官职。
万般无奈之下,杜荀鹤只能返乡闲居十多年。岁月蹉跎,流年暗换,杜荀鹤的满腹才情和美好年华就这样付与了明月清风。今天,想与大家分一首他的唐诗绝唱,道尽寒门弟子的不甘与傲气,流传千古。这首诗就是《小松》。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在唐末诗坛,杜荀鹤是以哲理小诗自成一派的。他的这首《小松》通俗易懂,精炼传神,将诗情与哲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幽默而又严肃,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作为一个寒门子弟,杜荀鹤也将自己内心的不甘与傲气融入了诗作中。
松树,是大自然中很常见的一种树木,高大挺拔,四季常青,极耐严寒。因此,它也被誉为树木中的“英雄”、“勇士”。而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它更是诗人们的“宠儿”,成为人们争相歌咏的对象。在松树身上,人们赋予了它许多美好的品格,例如:坚强不屈、百折不挠……
可是,杜荀鹤却独树一帜,没有将目光放在高大的松树上,而是描写刚刚出土的小松,视角新颖,令人叹服。其实,无论多么高大的松树,都是由小松慢慢长成的。正所谓“草木有本心”,小松虽小,却早已显出“凌云”之志。
诗作首句“自小刺头深草里”,直白浅显,却生动地描写出了小松刚出土的样子。此时的小松,小得可怜,就连路边的野草都比它长得高大,以至于被淹没在“深草里”。 这个时候,又有谁能想象得到,这些比小草还弱小的小松,在不久的将来却能够长成参天入云的大树呢?
其中,“刺头”二字,力量千钧,道出了秘密:它虽小却不弱。即使身在“深草”中,既使出身寒微,它也不肯低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往上冲,往上长,不惧风雨,坚强不屈。一个“刺”字,即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小松的特点,又显示出了小松的强大生命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历名人曾经也像这棵小松一样,看似弱不禁风,十分渺小。可是,他们从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而自卑,反而于困境之中奋发向上,最后为自己拼出了一片天地。对于胸怀大志的寒门子弟来说,渺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总有一天,他们会出人头地。
诗作第二联“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是草类中长得较高者。一开始,小松十分知矮小,被踩在百草底下。可一转眼,它就已经长得比蓬蒿还高了,将其他的草比了下去。一个“出”字,精确恰当,既揭示小松由小变大、不断向上生长的过程。
诗作后两联“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笔锋一转,连用两个“凌云”,为小松的完美蜕变发出深深感叹。“小松”自小有凌云之志,最后才能长成凌云大松。可是,当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时,又有谁知道它有一天能够长成凌云之木呢?
其实,有多少出身寒门的历史名人,就像诗中的这棵小松一样,曾经是那样渺小,那样貌不惊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遭到了很多不公、忽视甚至嘲讽。可是,他们却能够像小松一样,心怀凌云之志,一身傲骨,不甘命运,不断地奋发向上,终于改变了命运,青史留名。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