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女孩蹲在地上玩玩具,一个五岁多,一个将近六岁的样子,咳咳,简洁点,就是两个五六岁的女孩在一起玩。玩着玩着,都想要那个毛毛虫的玩具,一言不合,俩孩子就动手了,这个抢那个夺,一会儿的功夫,两个孩子一个抹眼泪,一个喊妈妈。等待妈妈们的裁决。
两个正聊天的妈妈回头看了看:自己玩吧,没关系!说完又自顾聊天去了。嘿,全没把孩子闹矛盾这件事当回事,这是什么妈妈!——难道不是亲妈?
狄仁杰:元芳,这件事你怎么看?
元芳:·········呃,待属下去带她们来问话。
好了,我编不下去啦,开个玩笑。
不过,我也想问一下各位英明神武的爸爸妈妈们,如果你是这两个孩子的爸爸或妈妈,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呢?
A:看自己的孩子吃亏了,拉过来:别玩了,我们走!
B:问明情况,批评那个先动手的,并命令道歉,然后让她们继续玩。
C:事情不严重嘛,让她们自己解决好了。
我给出三个选项,您选哪一个?可能有的妈妈就怒了:胡说,谁会像第一位家长一样,孩子吃点亏就不乐意了,那么小心眼,以后还怎么在一起玩啊,我不会那样做的,第一种给差评。
很好,大部分家长都不会像第一种家长的做法。有谁选择第二种做法的请举手,您举手了,我先表扬一下,知道发生矛盾是正常的,不护犊子,这很好。但是,实际上,这种“公平公正”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听我慢慢道来。
我先讲一个故事:有一对双胞胎兄弟,经常为抢东西或其他事情打架。妈妈的做法是问清楚打架的缘由,判断谁做的不对,就打谁的手,或者关小黑屋,并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惩罚他。但小哥俩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一天无数次地哭喊着来找妈妈评理,这让妈妈非常抓狂,经常发脾气。而且两个小家伙越来越会推诿责任了,有时甚至为了把过错推到对方身上而说谎。(事大了,关乎到品行啦!)
结果有一天,两人又吵架了,妈妈正在打一个紧急的电话,一直没空理他们,结果“见证奇迹”的时间到了,他们竟然不怎么吵了,后来又开始玩了。妈妈就意识到,原来的做法是不对的。
大部分时候,儿童其实是有能力自己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故事里的妈妈无意中遵循了这条教育规律,这件在往常让人头疼的事就这样云淡风轻地解决了。所以,各位宝妈们,请记住:儿童是有能力自己解决相关的问题的。
家长们经常抱怨现在的孩子不懂忍让,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往往对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很多家长见不得孩子闹矛盾。孩子间一旦发生点什么事,家长马上出面,似乎不出面就没尽到责任,也担心别人说自己不会管教孩子,就像B选项的做法、双胞胎妈妈开始的做法。
没必要的介入,或者不当的介入,一方面会把孩子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三个坏处是容易让孩子遇到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谁的选项是C,我给满分,是会教育孩子的好妈妈,您的孩子将来一定很优秀!
当孩子之间闹矛盾、起冲突的时候,家长要淡定。要做到:自己孩子不对,不要生气;自己孩子吃亏了,也不要紧;尽量不要介入,让她们自己解决
最后,我把处理孩子间闹矛盾的方法总结一下,其实就是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总结的“三不原则”:不生气、不怕吃亏,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