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工整地写着“跑进我家来的松鼠”,字还是少练了,写这几个字废了好大劲。和着窗外明媚的阳光,进入了《跑进我家来的松鼠》。
随着一些词语的教学结束,再一次进去进入概括的教学,孩子们概括能力比想象中的要弱。还是和之前一样回顾概括的方法,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松鼠在“我”家做了那些事?根据这几件事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人物 + 事件
Ⅰ Ⅰ
我们一家 储备冬粮
松鼠 晾晒蘑菇
垫窝过冬
老师发现大家概括的和你们解读参考书很雷同,我们能不能概括得不一样?我们可以加上一些表示时间,地点等词让我们的概括更新颖,试试吧!这次的概括从四个字的概括变成六个字,又从六个字变成两个字:
人物 + 事件
Ⅰ Ⅰ
我们一家 秋日 储备冬粮
松鼠 早晨 晾晒蘑菇
冬日 垫窝过冬
再读课文,想想从哪些地方体现我们一家喜爱这只松鼠?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做上批注,和小组成员交流。
大概十分钟后,指名汇报,并指导朗读。
在曹铭祯分享“我马上去告诉了爸爸:‘原来松鼠才是我们一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说松鼠是‘不诚实的孩子’说明‘我’把松鼠看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咱们家的’说明爸爸把松鼠当成了家庭中的一员,体现了爸爸和‘我’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爸爸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不甘落后’还夸它可见爸爸喜爱而产生的宽容。”
“铭祯,你能把被责怪的“我”,和宽容松鼠的爸爸演出来吗?”
“可以!”
“老师喜欢你的自信!”
“还有谁愿意来?老师做你们幕后人员,谁来演,再来一个记者,来采访采访这些个演员……”
一听记者采访,热血沸腾,马彩银手举得老高,好像在说:我来当记者!看到吴金强第一次举手,便叫了他。我小声地告诉他该如何采访,惊奇地发现这孩子不是差,是我们缺少发现。
……
我想一定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不是不行,是我缺少爱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