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过了本命年2014,荡过了间隔年2015,忙碌无杂念的2016。
2017,也该抽出时间用来给自己,织一件文字做的衣裳。
开卷是一本12年买的王小波逝世十五周刊纪念版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第二次见面,我就应了我的诺言。
扯到冯唐,是因为他那篇随笔《王小波到底有多伟大》,曾用一句至诚的话评价王小波:
现代汉语文学才刚刚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小波就是这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
——冯唐
他说小波的文字尽管寒碜,流于趣味,可他敢说真话,敢把纯粹个人主义搬到台面上;是混迹于小众文学巷弄,若即若离却神志清醒的文学大师。那篇佳作《我为什么写作》,正是因他身为海龟,却只在北京街头混身脏兮兮地晃悠,才越发显得简单深刻。
当然他也有批评王小波,但是这得在我读完《黄金时代》以后再写,不然,不跟他苟同。
可有个人是真爱王小波——王二。
在我写这篇文的时候恰好收到王老师给我的微信答复。
爱到深处,连名字都跟了他。
物理学里有个概念叫做“熵”,指的是体系的混乱程度。传播学控制论里也有这个名词,是传播过程中不确定的无规则因素,而信息,就是对熵的测定。看《大众传播学通论》时,这个概念折腾得我够呛。王小波却把他立志写作这事儿当作减熵,与顺其自然的熵增相违背,但这恰恰就是他写作的意图:
“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
受查良铮与王道乾影响,相比其他文学,王小波更愿推崇译著,读他们翻译的诗一样的小说。一口纯正完美的现代文学语言化作文字,韵律丰富,字字珠玑。他说,最好的作家都在搞翻译。可偏偏他们翻译的一流作品没有与之同等的一流名声,年轻时满载的抱负最终随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般流逝。
而我也曾因为《红与黑》,邂逅过这个被称为“另一个杜拉斯”的男人。读法国文学巨著,当读王道乾译作。
文字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看的。看起来黑压压的一片,都是方块字,念起来就大不相同。诗不光是押韵,还有韵律;散文也有快慢的节奏,或低沉压抑,沉痛无比,或黄钟大吕,回肠荡气;这才是文字的筋骨所在。
——节选自王小波《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正如不读莎士比亚不算读英文,文字的符号意义是继承语言的魅力所在,这是符号的归宿,也是起源。一如音符要谱成合适的曲调,每一个单独的音符都要与整首曲子合为一体,没有矫揉造作之意,才叫浑然天成。所以花间词的浅吟低唱,楚辞的慷慨激昂,读着读着,才越发让人喜爱吧。
最喜欢的,还是王小波对于小说这个文学体裁的评价。
他单单把小说叫做艺术,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
杂文无非是讲理,你看到理在哪里,径直一讲就可。当然,把道理讲得透彻,讲得漂亮,读起来也有种畅快淋漓的快感,但毕竟和读小说时两道劲儿。写小说则需要深得虚构之美,也需要些无中生有的才能;我更希望能把这件事做好。
——节选自王小波《小说的艺术》
像在打我的脸。(我的男神是鲁迅。)
年轻时还是看过很多小说的,那时候喜欢19世纪末期的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大段场景描述凭吊着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的忧郁情调。《人间喜剧》笑着哭,《追忆似水年华》引领了意识流派。福楼拜,左拉,以及自然化了的莫泊桑,都被我同当年76分的外国文学试卷,一同打包在了我的大学成绩单里。
可小说确实代表着一个作家的最高水平。
我是因为浮躁才读不下去小说的。
读小说要从环境读起,时代背景、流派、作家风格,都要作为理解小说人物塑造的前提,再串以情节,以点带面,才能读得了一部小说。相比之下的杂文札记,单篇就是一段故事,
高中语文老师曾在我们迷恋着小说的戏剧化情节时说过:“小说的灵魂就在于人物塑造”。想来也是啊,把想说的话同构造的人物串联在一起,白描,或重彩,人物就鲜活的把句读变成情节。那些被我遗忘了的长篇,可能太多细节都被遗失,可人物设定不会丢。就像过路的朋友,局散了,话音在。
这本王小波精品集里,还摘录了一些王小波以往作品的自序,书评,以及为李银河的书所作的序。内容除了涵盖对文学的看法,还有对衣食住行的杂谈,对性、伦理的认知,杂文之杂,就在于如果非要用一根线穿起来,那就真的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了。但王小波的书我是决定要看了,先从长篇开始,为的是一睹他所言的现代文学的韵律与节奏所在。
其实最出彩的,当属开篇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是这部集子取名所在。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节选自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探索时期的动荡年代。一场“三反”毁了他的家。所以他提出的特立独行,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活出自我,不要被时代一键复制粘贴。就像那只会识人眼色的猪,不甘沦为别人的俎上肉,懂学声,会战斗,才能活得自我。为了这个简单的愿望,王小波身为海归高材生,也愿意过着清贫的生活,因为,那是自己想要的啊。
我本不是个偏激愤慨的人,定下这个题目也是希望可以敲响一些警钟,为那些还不知道人生的下一步是否应该往前走的迷途人。如果实在不知道方向,至少做个固执如王二一般的人,活得潇洒,派头十足,最重要的是,无视那些所谓的设置好的生活。活着,若活不出个所以然,那生而为人,当不如为猪。
加了读书群,手账里画了整整一页的book list,分好类,2017的读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2016大概读了100本书,那2017,怎么也得有200本才算进步。从工具书开始,再到文学、艺术、心理学和经济学,循序渐进。
下一篇是整理一下所读的工具书,时间管理或图书推荐之类的,安利给想读书却不知如何下手的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