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写作和文字的记忆
我脑海中曾重复出现这个画面,那是一个漫天雪白的冬天,屋子外面飘着鹅毛大雪,树和房子都被大雪覆盖了,屋子里是一个小女孩,刚睡完午觉从暖和的被窝中爬起来,小脸还是红彤彤的,旁边的老式火炉上还烧着滚烫的开水咕噜咕噜直响,妈妈告诉女孩,外面下雪了,女孩激动的一脸兴奋,立刻穿好衣服,带了尖顶的小红帽,一深一浅的踩在雪地上,雪地上留下一排干净的,小小的脚印,嘴里唱着妈妈刚教的诗:“外面一片雪白,山也白了,路也白了,草也白了,树也白了,屋里通红通红,红彤彤的是炉子里的火,和妈妈的脸......” 这是我最早关于文字的记忆,依稀记得,那时的小女孩只有2岁多
读初中的时候,校园里刮起一阵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风潮,我买了好几届获奖作品合集,每一篇都爱不释手;后来接触到韩寒,看他的<三重门>,<那多三国事件簿>还在《萌芽》上连载,入迷到上自习的时候把杂志藏在抽屉下面偷偷看,惊诧于,怎么会有人的文字有如此的吸引力,让人上瘾;那时也几乎每期杂志都会买,直到初三,又看郭敬明的<幻城>,是的,最早的郭敬明也是在《萌芽》上连载,而不是什么小时代;整个初中的回忆都弥漫着青春文艺的气息,围绕着新概念,萌芽,榕树下论坛;自己也尝试书写,好像自己也是小说里的人物一样。当年印象深刻的作家还有张悦然,现在回想起来整个青春青涩的回忆都跟他们有关,有着抱着黑猫奔跑那种不羁的自由
高中的时候有了自己的新浪博客,把自己锁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直到大学;自己的文艺气质也都拜那段时间的阅读所赐,那时所有的精神寄托就是文字,文字曾给我内心无限的力量和满足;但年轻时喜欢的和自己的文字也大多以浪漫主义为主,甚至还傻傻的幻想过自己可以在红墙绿树下的篮球场,邂逅穿着白衬衫的白马王子......每当回想起来,都觉得,青春真好
- 性格是天生的,但不表达就是你的不对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天生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甚至现在有时回想起来,还有一些社交障碍;回想起以前很小的时候,每次爸爸妈妈带我出去,见到大人的朋友或同事,妈妈总会提醒我,叫叔叔阿姨,要有礼貌,还不忘加一句这孩子太内向;于是在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认定自己就是见人不爱说话,就是内向的样子;虽然现在想来也确实这样,但可能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要问我为什么不喜欢说话呢?又不能完全答的上来,大概是因为我总是脑子里有着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想法,而口头表达能力又欠缺,所以认定自己我即使说了,也没有人会理解,也没有人会喜欢;于是渐渐养成了,有什么想法,都默默的藏在自己的心里吧
要说内向到底是好是坏,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大多数人觉得是“不好”的,起码是有背社会常理的,说到底,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也是社会的人,你一个人闷在那里,就变得不像样子,起码不是个正常人的样子
于是大学和研究生的时候,我为了融入人群,有时候会强迫自己参加聚会,强迫自己在人群中表现;情况倒也不太差,至少也交到了一些朋友,因为慢热,所以往往后来的好朋友都是能够坚持下来彼此互相了解的人,而一旦彼此了解,我发现,在极度放松状态下的自己,也会变成一个闪耀的人
后来参加工作了,也一样,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太“独特”,太不合群,做什么事情也会随大流,比如参加同事聚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友会,强迫自己去social,但是完全没有get到social的本质其实是一对一的交流,是一种互相依赖的人际关系;虽然每次都见到很多人,有时候还加了微信,但终究没有实质性的“交流”,因此在别人的生活中,你依然是一个“小透明”
也看过一些文章和科普,说其实“内向”只是性格的一种,就像黑,白,黄种人一样,这种性格写在基因里,但其实并不“坏”,因为内向的人有着外向人格所不具备的种种品格,比如更懂得聆听,比如更加有耐性,更加坚韧等等,也举了各种各样的例子来证明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内向的性格,性格特点不能阻止一个人的成功,有时候甚至可以帮助一个人取得成功
直到31岁,经历了各种各样生活的历练和挫折,我渐渐明白了,人生坦荡,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人生只有900个月,我们真的有必要为了别人的看法而活吗?然而之前7年的工作经历已经慢慢的把我变成一个不敢表达,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的一个人,从开始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默默无闻
内向只是自己寻找能量的方式,但人终究要学会表达,表达欣赏,表达爱,表达拒绝;也许性格本身没有错,错在了我为了让自己显得如何如何而把自己变得不像自己,从原来不擅长口头表达,到现在连文字也没有了持续输出,甚至忘了,语言表达不仅仅是口头,文字也是一种更有效的表达方式啊!所以我希望可以找回自己表达的能力,因为这不仅仅是表达给别人看,更重要的是帮助自己成为一个真实,完整的人
- 内容作为一种表达,往往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
工作中,我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我的工作就是要把大量的信息进行整合,对信息进行分类解读,深入分析,再进行提炼洞察,提出值得改变的结论,最终采取行动提高效率;信息有很多种,数据是一种,文字是另一种;数据反映了事实,而文字,更多的反应了人的内心,或者说不仅仅是人们表达出来的那部分,更多的是没有表达出来的,隐含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而探索这种更深层次的人的价值取向的改变为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各种改变,让我着迷
而往往最能说服人的唯有内容,仅仅在于那触动人心的一秒,也就是说整个市场行业,包括营销,创意,广告,媒介,我们做了大量的广告研究,最终要研究的往往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就是到底如何在某个恰当的时机,在某个恰当的地点打动了那个谁
- 我为什么而写,我又想改变什么
回到2020年初始,自诩在人生的低谷好好的重新思考,重新认识自己,花费很多时间找到自己的方向,努力用积极的态度谱写人生的剧本,而此时对未来,和对未来可能面对的困难也充满信心
人的内心很奇特,当逐渐产生不同的心境,面对同一件事情的心态和想法也会变得大不相同,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不要被外界的各种声音而影响,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写作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慢慢的和自己对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人说,和宇宙相比,人生的意义也显得不值一提,因为人的生命面对浩瀚的宇宙,就像一粒尘埃,而人生最美好的真相是即便知道了人生毫无意义,也还是要毫无保留的投入的生活,让每一天变得有意义,我想,在很久很久很久之后,如果看了这篇文字,可以让我回想起今天的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就足够了
如果有一天,有的人因为看了我的文字,而记起曾经渡过的一段美好时光,在多年后也能回想起来自己当时的人生真美好;又或是重拾对生活的的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我会很开心,因为生活往往是也仅仅是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