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私信问小学同学阿运最近工作怎么样时,阿运回复说不太好,因为疫情原因工厂没有订单,已经放无薪假期呆在家一个多月了。
广州那么大,就算受疫情影响就业机会还是有的。他双亲体弱多病,还有几个小孩嗷嗷待哺,阿运怎么甘愿闲赋在家呢?
听到那边麻将激情碰撞的乒乓声,小敏借机结束通话,那句“我帮你留意的工作,你要不要了解一下?”始终没有机会说出口。
1
端午假期,东莞图书馆上热搜新闻,让很多漂泊他乡的人感受到了大城市的温暖和社会的有力关注。
在东莞打工17年的农民工吴桂春应该做梦也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一则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会引起网友那么大的反响,且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得以继续在东莞工作的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很多人在说起这个新闻的时候,会羡慕吴桂春的幸运,却没看到他背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求学若渴的阅读精神。
2008年至今连续在图书馆读了12年书的吴桂春,虽然也还只是东莞一名普通打工者,但读过的不计其数的书籍丰富了他的精神粮食,他明白做人要有正气,要知道是非,通过读书知道做怎么样的人,还坚定地说出“真正看书看得多的人是不会做坏事的。”
2
闺蜜芬芬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找小敏倾诉生活琐事,无非就是婆媳姑妯的矛盾,打开话夹子机关枪一般,言语中尽是哀怨和愁苦,仿佛全世界与她为敌。
刚开始小米还能礼节性听一下,给些中肯的建议和不痛不痒的安慰,直到重复的话题三番两次,更有甚者芬芬会在半夜三更或者小敏忙着要工作还要来电吐苦水时,小敏再也不想当这个负能量的“垃圾桶”了,直截说没空不聊了。
芬芬还是会悻悻问道“同样是女人,你怎么会没有烦恼?平时是怎么处理情绪的呢?”
成年人的世界谁不是一地鸡毛,看你是把鸡毛当做鸡毛掸子还是五颜六色的扇子罢了。
“你有空静下心来多看看书吧,书读多了你也就觉得没有那么多不如意的事情值得倾诉了。”挂掉电话小敏在雷鸣掌声中登上了最佳员工领奖台。
在芬芬朋友圈还在晒着去哪里购物,聚餐,happy时,小敏的空闲时间都是一本书,一杯茶,淡然度过的。
她清楚记得孟德斯鸠说过:“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候。”她确实很享受安静看书的时光。
因为小敏的工作是要接触形形色色的客户,遇到的挫折和打击也是家常便饭,“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的话时常能让小敏坦然面对事实并顺利通过考核拿到业绩。
3
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王波总是一副半信半疑的样子。
转眼到了适婚年龄,却因家境一般一直未能觅得良缘。在这电子产品盛行的狂躁社会,王波下班后还是习惯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阅读。
王波现在的妻子小丽是他妹妹的同学,家境优渥,长得高挑靓丽,很多人问小丽为什么会选择王波,小丽还是一副爱慕的神情说“那个周末去到他家,他认真阅读的样子深深吸引了我,感觉他的帅气都在温柔的发着光。”小丽眼光不错,她们婚后过得很幸福。
央视一姐董卿曾经说过“我始终相信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总会在未来某一天发挥作用,使我变得更加出色。”
确实如此。
这个世界总有很多人抬杠吐槽人生。
比如骑着白马的未必是白马王子,有可能是唐僧。
很多人也说与其寒窗苦读十余载,到头还是一个打工仔,还不如把学费和时间拿去环游世界好。
留言下一个评论获得满屏点赞“在没有充分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万里路也不过是邮差而已。”
俨然想到网上的段子,为什么要读书?看见唯美的晚霞,读过书的人会轻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么有文化和意境。
而没读过书的人只会大声喊道“哇操,太他妈好看了!”
4
这个突如其来的疫情,邻邦日本除了向中国捐赠物资已表声援支持外,饱含情意的诗句应援也温暖了我国人民的内心。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寓意中日两国友好交流的诗句,随着捐赠物质到达了湖北高校。
另还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一个地方,同一片山川共与同一轮明月,国泰民安是同一个心愿,。
这是优美的诗句,伴随着日本友人的每一份真挚情谊,让这些捐赠物质更有温度的传递到中国。
读书未必能升官发财。
很喜欢龙应台写给孩子安德烈的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当你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了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长,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冰心也说过“读书好,好读书,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我想说:爱读书的人运气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