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秦淮君
前几天去北京参加一个分享会,顺道和文友C君小聚。C君也是南方人,歪打误撞来到北京,席间聊到来北京三年的感悟,也戳中了我的痛点:来北京五六次,每每只是去了哪个景点吃了哪些小吃而无其他,此行北京仅三天,眼观目睹之收获远超前五六次之总和。北京之所以能成为国人心中的帝都、年轻人的圣地、北漂就算蜗居也要继续漂的第二故乡,自有其魔性所在——机遇、资源、梦想、历练、金钱…,而以上每一个关键词,都可以加上“得天独厚”这一定语前缀……
故事1 · 3W咖啡奇遇记
那是来京的第一天,参加3W咖啡厅的沙龙。我从没想过会来3W咖啡,而且是以一个“小嘉宾”的身份。因为就在半年前,我还不知道互联网圈,也不知道3W,甚至不知道北京有一个中关村创业大街(3W咖啡厅所在地)。
在英国时,英国本土的好友这么和我形容伦敦:“伦敦是一座万能之城,因为你能在那儿获得所有——见到所有你想见的人,从事所有你想做的事,吃到所有你想吃的食物,遇到来自所有国家的妹子……”对这四个“所有”,我深以为然。对国人来说,把这句话套用在北京身上还是恰如其分的。而且此次来京确有幸实现了前两点:见见人,和做做事。
见见人,有具体的人,也有抽象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牛人。具体的人,是这次分享会所结识的各业大咖,以前只有“我认识他们,而他们不认识我”,此时至少实现了“我认识他们,他们也知道我”;抽象的人,是3W咖啡厅里的顾客,他们一边喝咖啡,一边三三两两敲着键盘,讨论些什么。我不想打听他们到底在说什么,但他们正在谈、讨论、工作的行为,已经给了我答案。再看看3W咖啡里那张巨幅的“创业公司英雄榜”,我们也能猜出现在咖啡厅里那些神采飞扬或眉头紧锁的人们正在干什么。
而做做事,是和大家交流一些共同喜欢的东西,做一些能引起共鸣的东西。比如我此次参加的是科幻分享会,我的《三体》漫画是分享会的分享小礼。但在我居住的小城市,我只有孤军奋战、自娱自乐的份,而在北京,我可以和一群人分享,和大家一起将这个所谓的“事业”往前推进。虽然我不会留在北京,但此次线下活动铺下的脉络,已为之后的线上合作埋下伏笔。
来京的第一天,只是在3W咖啡走一遭,参加一次活动而已,但是却实现了两个不可能:在别的地方(包括我所在的城市),我见不到这些大咖,没法面对面交谈;在别的地方(包括我所在的城市),我做不了这样的活动,依旧默默无闻。
改写英国同学的话来说,“北京,是一座万能之城”,在这儿,能让你以为的不可能,变可能。我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角色,也只是经历了一件小小事。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小角色,在北京经历了相似的事情,然后将北京的万能转化成自己的动能,义无反顾地拼搏。
故事2 · 地铁里背书包的妈妈
地铁是经常坐的,也很喜欢观察地铁里的乘客百态:比如伦敦地铁的乘客喜欢看报纸,阿姆斯特丹地铁乘客喜欢戴大号耳机,而国内地铁的乘客一般都一副疲惫焦虑甚至麻木的表情,要么就是埋头手机当一个资深低头族。北京地铁如是,除了地铁站那些穿黄马甲的老大妈是北京地铁独有的风景线,地铁乘客的表情与动作和其他城市无异,除了这次……
已记不得是地铁几号线,反正一样的列车,一样的拥挤,一样的站着。百无聊赖时,车上来了三位大姐——从年龄和她们谈的内容看,应该是30-40岁之间,早过了当学生的年龄。她们穿束很统一——都是干练的马尾辫,白衬衫,黑裙子,一副白领制服的打扮,却都背着巨大的书包,甚至手上还捧着几本厚书。
我不喜欢窥私,实在离得太近,把她们说的都听到了耳朵里。可以听出,她们是外企的员工,从口音判断都不是北京本地人,而她们讨论最多的一是工作,二是学习,三是孩子。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更多聊的是家长里短、苦情韩剧什么的,但她们聊的内容让我瞠目。
一说工作,谈得是和哪个外国企业谈项目时遇到的问题,还欠缺哪些,谈判时哪些细节有纰漏等等;二说学习,谈得是最近的英语学习心得,而学习方向是商务英语、托福、雅思、GRE,而且她们确实也提到了出国深造的打算,只是出国方向不同(好像是因为要进修什么的,没太听清楚);三说孩子,她们的孩子也才幼儿园的年龄,甚至不在北京,但从她们的眉宇间能看到对孩子教育的关切,和想尽早扎根北京,把孩子接来的愿景。
后来她们先下车了,我分明看到其中一人手捧的是《牛津高阶词典》。这个故事,发生在晚上快十点的地铁上。“活到老,学到老”的话谁都会说,但不是人人都会做。我确实在国外的大学里看到了30岁-80岁之间的人来读大学,也确实在国内看到很多相似案例。但是,在接近深夜的地铁里,看到三个已经当妈的女人,大书包、手捧书,不遗余力地充电学习,为自己,也为孩子在努力打拼,我是头一遭。
后来,我到老同学S君(标准北漂)家投宿,和他讲到这个事情,他显得不以为然:这有毛线稀奇,北京的常态罢了,你来北京也会那样。确实,在接下来的北京行迹中,我看到了无数相似案例——行色匆匆,书包厚重,一个个为梦想而行走。再看看S君床头和案头摆满着厚摞摞的书,顿时释然:北京,是一座拼搏之城——对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北漂来说,哪怕住在地下室、起早贪黑挤地铁,这里有值得他们拼搏的理想。这些梦想的践行者,就像这地铁里背书包的妈妈,她们背的不是书包,而是梦想。
故事3 · 小胡同里卖煎饼的老大爷
来京的第二天,冒雨奔赴一个杂志社。走在一个胡同里,看到一位老大爷正在摊煎饼——正宗的山东煎饼卷大葱。说它正宗,是因为锅真的很大,而且老大爷是山东章丘人,山东大葱的原产地。
我一边等煎饼,一边和老大爷攀谈,从大饼本身慢慢聊到了北漂生活。原来老大爷不是来北京打工,六十多岁的他,是被儿子接来北京生活的。说到儿子,老大爷一脸骄傲。老大爷说,儿子当年有出息,从农村老家考上了北京的大学,然后留下来读研究生,找了家很有钱(老大爷特意突出了“很有钱”三个字)的公司工作,现在已经定居北京,也把父母接了来,专门租了套房给老大爷住,两家住得很近。可是老大爷觉得整天待家里太无聊,就托人从老家寄了套最乡土气的煎饼锅,在家附近支了个摊子卖煎饼。
老大爷也说,其实在北京没有在老家舒服——在老家还能种种田,身边都是老伙计,环境也熟悉,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儿子平时也忙,他和老伴有些孤单。但是,当我冒昧地问一句后不后悔来到北京时,老大爷很坚决地说:“这有啥后悔的,在北京能让我这把老骨头看到很多新东西。”话粗理不粗,就之后的聊天来看,老大爷想表达的意思是:他当了一辈子老农民,也就认识一点字,但是在北京他开了眼界,身边的街坊都是学问人,在一起聊天时他虽然没有说话的份但是听得很入神。他虽然留恋老家的老日子,但更欢迎在北京的新生活。而且,老大爷还提到,年底儿子会带他和老伴出国旅游,这是他第一次出国,他要打扮得洋气一点。
老大爷其实算不得北漂,只是一个北漂的父亲。家境的贫寒逼迫寒门子弟更加努力读书,留在大城市生根发芽,并将父母接来让老人乐享天伦。这位老大爷的儿子,结结实实走上了北漂道路,待扎根北京时,将福利拓展至辛苦养育自己的父辈。
我认识不少北漂,有定居北京的,也有还在北京当蚁族蜗居的,还有最终留不下来返回家乡的,比比皆是。北漂是一个时间上和空间上跨度都很大的群体——自北京成为首都以降,全国北漂无数,前后延续元明清和近现代,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北漂不分省籍甚至国籍,全国每一个角落都有奔赴北京漂泊的群体,口音五花八门。不是每一个北漂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我们敬佩每一个来北京追寻梦想的人——如这位老大爷的儿子,和这位卖煎饼的老大爷自己。
写在后面
我不是北漂,也不会放弃现在之所有而毅然北上,前后五六次的北京行迹,也绝不可说对北京有多深邃的认识与了解。和真正的北漂相比,我的了解太浅薄,谈不上什么借鉴价值,而且我确实有很多对北京的微词之处:如北京令人发指的空气污染;北京对周边省市的虹吸效应,造成京津唐经济圈发展的畸形(远不如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城市圈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再比如北京高得离谱的房价和北京人太多的优惠政策等。
但是,但从年轻人追梦的道路来看,北京因其独有的优势:资源高度集中、竞争意识强大、精英团体扎堆等,在政治中心之外又赋予了自己文化中心、高科技中心、创新中心、创业中心、梦想中心等多元身份。这对年轻人,尤其是怀揣梦想且敢作敢为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追梦的殿堂。因此,我才会拟出“哪怕不当一个北漂,也要来北京晃荡晃荡”的标题——即使不来北京追梦,也要来北京看看追梦的人,模拟一下自己追梦的模样。
我无法做到从宏观维度分析整个北漂群体追梦的故事,也写不出啥鸡汤文或成功学的大道理,仅从自己身边的点滴故事着笔,以偏概个全,管中窥个豹而已。有兴趣者读之,有异见着批之,有共鸣者转载之,百家争鸣,乐享其中也。
——秦淮君
2015年7月22日于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