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是最好的成长。
6月,不止单调的燥热。
文 | 杜松,公众号:产品微言
今天已经过完了7月的第一周,这是一份6月迟来的复盘。
这个月的很多事情都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出现了延迟的现象,也许唯一能宽容或者自我原谅的话就是,晚些做也总比不做的好。
特别是关于自己的成长。
1、学会应对“并行”的工作
电脑的CPU借助其复杂而科学的调度系统,它在工作过程中从不需要傻傻的等待一件事情做完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而是创建很多的“进程”,把所有的工作细化,轮询执行,来实现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提高处理复杂运算的能力。
同样,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A事项被搁浅,B事项需要我们立马投入的状态,甚至还有事项C、D、E....在排队等着我们处理的情况,或者某件事刚有了一些头绪,却又被临时打断。
这是我近期所面对的工作现状,也是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工作的并行和聚焦,从来就是一对矛盾体。
要提高工作效率或者所提高自身水平,必须得有并行处理工作的能力,这是宏观的要求,也是最真实的现状,任何企业都渴望能够在最少投入的情况下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的效益,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效率和能力。
但往往出现的局面就是,每件事情都已经开始了,但是每件事情都没有很好的成果产出,这就是没有聚焦的后果。我在此前的一些文章中,旗帜鲜明的反对产品/项目并行进行,因为这让我们看上去做了很多东西,但真正能用的,有价值的产品基本为零。
有很多的理论和方法告诉我们如何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从我近期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并行工作的关键能力,就是如何区分重要程度和优先程度的能力——真正难的在于设立判断重要和优先的基准。
到底什么事情应该先做,必须超额完成,那些事情可以缓一缓也不会影响大局,实际上还有一些做或者不做,你做或者别人做都无关紧要。
我们往往缺乏完成最能体现价值的工作的信心和判断力,把自身的精力和专注力投在次要业务上。
第二点在于如何灵活调整。
即使有了优先级,但是变化还是随时发生,因此,要根据事情的紧急程度的变化,再斟酌手头的工作,做到随时切换。切换的时候一定要记录下来之前的事情的进度和下一步的工作。不能因为切换而导致慌乱而切不回来了。
我们面临的两难局面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执着于计划而缺乏变通,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抗拒情绪。有些时候,我们执着于重要紧急四象限的陷阱中,而不能根据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计划和节奏,看上去我们在努力追求目标,但却往往容易与现实脱离。
第三点,则是在心理对不完美的抛弃。
既然是并行工作,就一定要在心理上抛弃对完美工作环境的追求,和完美工作成果的苛刻。很多事情根本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重要,还有很多时候你的个人感受不足一提。
如果你心理上接受不了这个观念,那么你就无法做到并行高效工作。——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我们努力追求所期待的成果,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但我们也要知道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就可以让人接受。职场、商场上,两个第二往往会超过一个第一。
并行工作是一把双刃剑,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但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特别是过多的并行项目,极可能让我们陷入四处救火的窘境,其实际损失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追根揭底在于,我们接受信息的带宽其实很窄,很难并行做好几件事情。——做好和做完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任何事情都不在于开了多少个头,而在于结了多少次尾。做很多半途而废的事情,不如完成一两件事。这也是我在整个产品生涯中最深刻的体会。
有一本书叫《上帝喜欢笨人》,很值得一读。
做一个笨人,不要总是做那么多的并行工作。
2、一场线下的产品沙龙
应朋友之邀,在这个火热6月的最后一天,组织了一场线下的产品沙龙,分享了我在过去做后台产品的经历和一些心得体会。
分享的主题是如何从0到1打造一款产品,这个过程涉及到如何进行产品的定位,如何组建一个合适的团队,以及如何设计产品的架构逻辑和流程规范,更包括在整个开发过程的进度管理。
实际上想要从0到1打造一款产品,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甚至有些时候并不是那么的有章可循,尽管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方法论,但在整个过程中仍然处处充满了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重大影响,甚至失败。
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任何一个产品,任何一个项目都有它的特殊性,组成团队的人和当前的环境差异过大且随时面临各种突发的状况。
所以有的时候,一个产品的失败,可能是团队特性的差异,也可能是市场环境,当然也包括技术、资金等很多的因素。
但产品经理常常难以掌控这种复杂的局面,或者多数产品经理都没有机会或不具备相应的条件,这也是我们多数产品人所有面临的共同困境。
在我的“产品生涯”中,我见过难缠的甲方,也见过歇斯底里的女上司,作为产品人,我们的所有工作和所有的持续努力,都是在积极的打造了一个我们心中理想的产品环境和一个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伟大产品,甚至每个产品人都在“幻想”改变世界,这种理想国的追求,让我们激情饱满,也让我们撞上了一鼻子灰。
有的成功了;
有的成仁了。
所以,结合我的实际经历,我在整个分享过程中分拆了3个部分16个章节细阐述我所经历的状况和局面,由此引发的各种挑战和难题,以及应对的措施和方法。
整个过程,最大的心愿是既要能说清楚“做什么”,也要能说明白“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
对产品经理而言,如何把手上的项目达成目标,确保这个项目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比花费多,就是最大的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控各个关键环节,包括产品的定义和规划,产品的设计和发展,以及在整个迭代过程的管理,也许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系统的方法论,也能够应用各种优秀的工具辅助我们的工作,但尽管如此,作为产品经理的我们依然难以避免在现实工作中遇到何种各样的情形。
一个真正的产品经理,最思考的是如何基于“未来战略”层面去规划一个产品,也就是广泛意义上的从一个想法到一个模型,从一纸草稿到发布上线,从一个用户到第一笔收入的全过程。
回复 “从0到1”,可下载分享PPT
这次分享,我差不多讲了两个多小时,还有很多的细节无法展开,很多小伙伴也提了很多精彩的问题。
真正从零开始做一款产品,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而且越大型的产品,其复杂程度就会更高,涉及到的各方的关系和利益平衡,当然也更需要考虑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
这个工作贯穿一个产品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壮大的整个生命周期。
你也许发现了,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产品专业技能”,实际上所占的比例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而如何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地,如何把一个想法真正转化为用户所能感知的产品反而更为重要,特别是建立和维护一种相对友好的项目环境,更是考验PM的软实力。
这些方面的挑战,才是真正产品经理们的分水岭,也是道理都懂,就是做不来的桎梏之所。所以,我们“嘲笑的PPT能力”其实是非常关键的能力—— PPT做得好,等于工作能力强?
如果你正在此间,希望你我共勉。
也期待与你的交流和对话。
关注公众号,回复“从0到1”,即可下载本系列完整 PPT
3、静心,写作与读书
整个19年,从4月份开始,我就已经很少拿起书本,昨日清扫竟然发现书架上沾满了灰尘。
这和我的预期差距实在有些大,奈何时间总是被投入到“无尽的工作”中。
6月份的写作计划,总是断断续续,原计划系统的学习一下供应链方面的知识,整理一些过往的经验总是中途被耽搁。实际上输出的内容也仅仅是整理一位朋友的原创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感悟:
供应链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也是足够体现产品价值的洼地,因为它本身就是价值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需求实现的过程,对于“想要改变世界的产品经理”来说,值得产品人深入学习和钻研。
如果“市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资本、劳动力和生产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那么供应链就是能最有效连接供给和需求的信息、价值传递链条。疏通供应链可以给全世界带来超乎想象的好处——因为它能让“世界变小,但经济变大”。
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疏通供应链提供了技术保证,但如何才能真正高效的在供、应端的人群中,建立唯一的信任链接,实现真实信息的实时共享,随时把握事态进展,决定着供应链的高效和价值能力。
人,才是真正具有决定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