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贫穷小子,性情狡黠,狂傲自大,十里八乡的人都认为他就这点出息了,没一个人愿意和他做朋友。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土豪大哥,这位土豪大哥待人宽厚豪爽,对朋友很讲义气。也不知道为什么,土豪大哥对他一见如故,待他和别人明显不同,好得就像几十年的朋友,说是亲兄弟也不为过。
土豪大哥拥有几家上市公司,颇有财力,见到这个小兄弟贫困潦倒,有心要帮他一把,这一帮竟然把旗下最重要、最赚钱的公司交给他打理。手下人那是各种不理解啊,纷纷向他提意见:“一个连一天班都没上过、整天就会自吹自擂的人,有什么资格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不把公司搞挎才怪!”可土豪大哥微微一笑,说:“相信我的眼光吧,不会看错人!”
上任后,他倒干得兢兢业业,短时间内为公司赚取了大量利润,以前对他有偏见的人也渐渐对他刮目相看了。可有一件事大家怎么都看不惯,分配奖金时,他竟然把公司的大部分利润划为己有。这不是贪污是什么?有人打小报告到土豪大哥那里,意外的是,大哥不但没责怪,反而还护着他说:“他要赡养老母亲嘛,需要用很多钱,大家就别计较了。”
这算什么理由?大哥不是有病吧?可不管怎么说,大哥就是不愿处分他这个小弟。
而他呢,有大哥罩着就更放肆了,老实不客气地拿公司的钱。终于有一天,他良心发现,心里充满愧疚:公司是大哥的,自已拿了公司这么多钱,大哥不但没有报警,还这么护着他,再掏大哥的钱,自己还是个人吗?无论如何得为大哥做点事,才能对得起大哥的理解和宽容。
他策划了一桩大生意,准备大赚一笔,可是需要投资一笔巨额资金,公司的资金已严重不足,他向大哥开口,信誓旦旦地向大哥保证:这单生意十拿九稳,稳赚不赔!只要做成了,公司的发展肯定能上一个新台阶,这也是小弟为了报答大哥您所能尽的一点绵薄之力。大哥,您相信我好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何况是自己兄弟!土豪大哥没有任何犹豫,金笔一挥,开出了一张支票,他接过一看,不禁呆住了——上面的数字几乎是大哥的全部财产……
“大哥!你……”他再皮厚三尺,眼泪也禁不住流了出来。大哥也感动了,诚恳地说:“兄弟,我知道你有事业心,你放心去干吧,大哥支持你!”
资金问题解决了,可他心里却沉甸甸的,大哥把一生的心血都交给了他,这对他是多么巨大的支持和信任啊!自己一定要尽心尽力做成这单生意,才能对得住大哥。
可是市场风起云涌,变化莫测,尽管他心思慎密,计谋百出,也躲不过商海的暗礁巨浪,他失败了,赔了个精光,无颜去见大哥。大哥知道后,反而怕他想不开,急忙安慰他说:商场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你只是运气不太好。兄弟你的才能不在这方面,就当钱去人消灾吧!
为什么亏了这么多钱,大哥连半句责怪的话都没有,还仍然这么欣赏他?他实在搞不懂自己有什么才能好让大哥欣赏的。
第二年发生了战争,大哥的公司也开不成了,两人一起入了伍。打仗时,大哥冲锋陷阵,英勇向前,而他,常找机会落在队伍后面,躲避危险。有一次,他被激烈的战斗场面吓破了胆,钻进一个山洞里躲起来,直到战斗结束了,他才神情晃恍惚地走出来,士兵们对他大为不满,冷嘲热讽,说他是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更有人说他像个女人,回家抱孩子算了。这些话令他无地自容,真想找条地缝钻进去。
这时大哥挺身为他说话:“我这兄弟并不是怕死,而是家里有老母亲,他担心战死了,谁来替他奉养老母亲呢?”士兵们都很敬重土豪大哥,既然这么说了,也就不再为难他的兄弟了。
后来他和大哥从了政,共同辅助一个君主,君主日渐衰老,势力被他的两个儿子夺去。他和大哥审时度势,决定辅佐君主的儿子。这时候他和大哥有了分歧:他想辅佐老大,因为老大精明强干,兵强马壮,是个很强势的风云人物;大哥却要辅佐老二,老二仁义待人,心胸宽厚,虽然势力不如老大,但是深得民心,将来必有一番做为。哥俩都各持己见,就这样,两人分道扬镳了。
老大和老二为争夺王位发动了几声战争,在一次战斗中,他暗算老二成功,把老二射成重伤,致使对方军心大乱。老二养伤近半年,伤愈后,发誓要报此仇。
在后来的战争中,老二渐渐取得了上风,消灭了老大的主力部队,他也被捕了,老二想杀掉他,以抱一箭之仇。土豪大哥连忙求情,说他是个难得的人才,杀之可惜!这位新君主冷笑道:人才?据我所知,此人贪污你的财产,弄跨你的公司,贪生怕死,卑鄙狠毒,算那个星球的人才?
他听到这话,满脸羞愧,原来自己是那么卑劣,更不知道自己的“才能”在哪里。人啊,了解自己是多么的难!他无颜面对土豪大哥,只求一死,了此一生!
但君主并没有杀他,这是看在土豪大哥的面子上,这个面子必须给。
新君主登上了王者的宝座,论功行赏,册封土豪大哥做宰相,谁想土豪大哥不愿做,说宰相还得关在监狱里的那小子做,他来做最好啦。这话简直是石破天惊,众人惊讶而议论纷纷。君主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看在你的份上不杀他就算好了,他是俘虏耶,怎能让他来做一国之相!
土豪大哥启禀说:我这个兄弟以前虽然劣迹斑斑,做过不少错事,但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他行事果断,谋略过人,有治国安邦之才,宰相之才,请君主放下一切仇怨,让他担任宰相,他一定能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
君主见大哥固执己见,生气地说:“好……好……他做就他做,出了事你给小心点……
这个君主就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小白,土豪大哥就是鲍叔,而那囚在监狱里的就是后来任政于齐的宰相管仲。
从黑暗的监狱出来,和暖的阳光照在脸上,一时睁不开眼,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个俘虏,等死之人,居然能得到一个人之下,万个之上的宰相之职,这也太逆袭了吧,坐火箭都没这样快!鲍叔!你是我的知己恩人啊!
管仲任齐相后,凭藉齐国在海滨的有利地形,流通货物,积累财富,顺从民心,富国强兵,几年时间使齐国国力领先诸侯列国,他实现了自己的平生抱负,成为一个功名天下显扬的名相,而鲍叔,也以知人识才得到世人的美誉。
可天嫉英才,一场大病使他倒下了,弥留之际,桓公问:谁可成为继任者?其实桓公早已意属鲍叔,毕竟鲍叔有举荐管仲之功。但管仲似乎看透了桓公,他摇了摇头,用微弱的声音说:鲍叔不成。桓公吃了一惊,说:你……难不成对鲍叔有成见?
不!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鲍叔性子犹豫不决,有妇人之仁,不堪担当宰相大任……说完,管仲长叹一声,泪如雨下。
一生功名到头空。也许,管仲临死之时,念念于滋的不是身前身后的功名,而是那个与他相知到骨髓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