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臧克家《有的人》
如今,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搞的人心惶惶。具体情况有多严重,西门君并非专业者,不敢妄加评论。
无论如何,我是持乐观情绪的。相信在这场漫长的等待里,幸运的中国人一定会度过难关。
何况,我们还有三座大山挺拔屹立。
1936年10月,钟南山出生于南京,父母皆是医学行业从事者。
在“医学世家”的耳濡目染之下,24岁的钟南山报考了北京医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医学部。
毕业之后,他对呼吸疾病的卓越研究引起了中央的注意。从此人生范佛“开了挂”,从一名普通的助教一路晋升,最终成为现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此外,他还获得过“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中国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中国”等国家级的荣誉。
当然,这些熠熠生辉的奖杯,和他的好学和勤勉是分不开的。
就拿1979年来说吧,步入中年的钟南山并未停止学习的步伐。他考取了公费留学资格,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进修专业。
不惧权威,只讲事实。一切推论以事实说话。
没人能料到,正是这看似有点“古板”的原则,在多年后的一场灾难里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这场灾难,就是03年肆虐中国的“非典”。
对政府而言,想要减缓疫情扩散,首当其冲的任务自然是分析出病原体的成分。
由于当时的病患病征模糊且史无前例,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权威人士匆匆将病原体定义成“衣原体感染”。
所谓“衣原体”,是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的一种病原体。它的发育周期与病毒不同,因此并不是病毒,而是自成一类的致病微生物。
当时的“非典”有多严重呢?就这么说吧,堪比最近的这场肺炎疫情。
而且别忘了,17年前的医疗水平,与现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当他呼吁大家“近日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坐着高铁的餐车位奔赴武汉的时候,那些了解钟南山的人知道,这并不值得讶异。
“我要去现场,因为背后有我13亿的同胞在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