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过程中,你是否在和孩子沟通时,因为孩子不愿意听从你的安排感到无耐和抓狂?你为了达到压制孩子、我说了算的目的,态度和语气从最初的“好好说话”突然心生烦躁,而转变为“权力之争”?
皓正在和妈妈玩的,这时妈妈突然说:
“你答应妈妈今天要睡小床是不是?”
“不是已经睡了吗?”
“你什么时候睡啦?”
“就是白天呀”(躺了一下小床,就说自己睡过了)
“你答应妈妈从今天开始睡小床,你还说让妈妈相信你,妈妈相信你了啊,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呢?”
“我没有呀”......
这对母子的对话从最初的好好说一点点升级,妈妈也因此失去了耐心。
“你答应的事情要做到,你都多大了还不自己睡小床,今天你必须睡!”
孩子怒视着妈妈说“我永远也不会睡小床”......
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态度和语气,是赢得孩子合作的重要因素。很多时候孩子反抗,或许是我们提出要求的时间不合适,或打断他的思考,或打断他的游戏,或对他说话不尊重,等等,都会增强孩子反抗的程度。
要赢得孩子的合作,父母需要以尊重孩子的想法提出要求,需要关注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孩子的行为上互相纠缠。回到上面的案例,因为沟通不畅,导致母子俩走向了“权力之争”,妈妈意识到这样无法解决问题,于是换了一种沟通方式:
“宝贝,你昨天告诉妈妈说,你今天要睡小床?”(带着好奇,孩子会从中感受到成就感)
“我睡过了呀”
“哦?是吗?什么时候的事情?”
“今天白天呀”
“哦,这样呀,你是打算晚上直接睡小床,还是在妈妈床上睡着了再抱你到小床上?”
“妈妈抱到小床上”
“没问题”
这样的沟通是在彼此尊重基础上进行的,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的时候,自然会愿意配合家长。通过这样简短的对话,皓最后没有等到睡着让妈妈抱到小床上,而是睡觉前自己就爬到了小床上。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在父母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来创造一种积极的环境。在感觉好的时候,才会有正向驱使,让事情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赢了”孩子,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赢了”的方式会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
“赢得”孩子,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赢得”孩子可以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在皓三岁五个月的时候,要骑自行车跟着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因为路上骑车不方便,妈妈建议皓把车骑到楼下保安亭。
妈妈:宝贝,把自行车放到保安叔叔那,我们去买菜吧。
皓:不!不要!我要骑自行车去!
妈妈:妈妈知道你特别想骑车跟妈妈去买菜是吗?(儿子点头)妈妈也希望我们去买菜的地方方便骑车多好,妈妈小的时候都是骑车到集市去买菜的,路上一辆汽车都没有,骑车特别安全。妈妈只是担心你骑车过马路不安全,买菜人多也不方便。你想想是不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对孩子表示同情,列举自己小时候的例子,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
皓沉默……
妈妈:你看,你是想放到保安叔叔身后呢?还是放到有桶的那个位置?还是其他地方呢?你一定在想放到哪里吧?(给孩子有限选择)
皓:放在那里!
妈妈:哇,你果真选择了一个好位置!你知道怎么做对你来说是对的。(鼓励)
皓虽然有点不情愿,但是自己把车停好后跟我去买菜了。
从案例中可以看到,妈妈表达了对孩子感受的理解,讲了自己类似的经历,皓在感受到被理解之后,他就会受到鼓励,就会更愿意听取父母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可能听你的。这需要大人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花时间训练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
PS: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皓妈正向教养,育儿路上与您相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