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王华老师讲课时,讲到了五官,说我们一位中医科的大夫五官端正,一看就很厚道,接着问大家,从哪个器官看出来他的厚道?大家说从眉毛,按照自己的理解,数数自己面部感觉器官,有耳,听觉器官;眼,视觉器官;鼻子,嗅觉器官;舌,味觉器官;眉毛是什么感觉器官呢?查询一番才知道,我们平常所说的五官意义不同所指也各不相同。
通俗意义来说,常言中的五已由实而虚,如五彩缤纷、五谷杂粮,五颜六色等等,并不是实数。故以容貌而言,五官泛指脸的各部位,包括额、双 眉、双目、鼻、双颊、唇、齿和颏,它们对于容貌都很重要,而耳朵对容貌的影响与头发、头型和脖子等相当,应不在其中。
从中医的角度讲,以中医学理论而言,指耳、目、鼻、唇、舌。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之《素问》中有云"肝主目,心主舌,脾主口,肺主鼻,肾主耳",《黄帝内经》之《灵枢》中更明确记载"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此理论流传至今。
以内心感知外界事物的途径而言,指耳、目、鼻、口、身。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在《天论》中提出:"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今人或谓之耳、目、鼻、舌、肤,分别司听、视、嗅、味、体(触、压、冷、热)等五种感觉。
而从医学上来讲,五官是指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除了眼、耳、口、鼻分别代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之外,还有一种感觉器官,指的是位于内耳前庭的"位置器",也叫"平衡器"。
由此看出,我不小心就掉进了直觉思维的陷阱里。直觉思维就是我们通常会想当然地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对事情进行分析判断。一说五官,脑中马上出现的是五种感觉器官,从医工作20多年,甚至连医学中的五官科都没有想起。直觉思维的直接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迅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作出猜想和预测,在表现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顿悟。面对人和事,我们会习惯性地凭一己之见去评判好坏、对错。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说的就是朝菌不知道有月初月末;蟪蛄不知道一年有四季。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自身的经验和见识都有很大不足,但是我们往往习惯于顿悟。最典型的例子是“盲人摸象”的故事,每个盲人摸到的只是大象的一个部位,就坚信自己清楚大象的样子。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是盲人,都在用自己的过去解释现在,我们习惯活在自己的经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