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表达了如下观点。
他说:在个人的生命历史中,儿童出生后便断绝了与母亲的一体化状态,成为与之完全分离的生物实体。从连接母子的脐带被剪断的那一刻起,婴儿就成了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个体,但在功能上,儿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与母亲一体。他需要母亲相当长时期的照顾。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生物和精神两个方面都越来越自由,他的个性越来越增强。但是另一方面,随着脱离父母的照顾和保护,他也越来越孤独,越来越产生一种无力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可以说人的成长就是摆脱了母体、获得自由以后,寻找安全感和克服恐惧感的过程。
为了克服孤独和无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个性的冲动,要把自己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他想退回到母亲的子宫里去。然而这已然是不可能。所以,他必须与外界建立联系,他建立联系的方式有两种,第一,臣服于权威(家长的、或老师的、或其他人的)。第二,通过爱与劳动,把根植于人的生命内部的力量释放出来,与外界建立良性的联系。
佛洛姆的这个观点,让我想到了为什么父母一定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与其一起游戏和劳动。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生命是孤独的,他的内心有时候充满了恐惧,外部世界很可能会对其内心造成严重的伤害,这种伤害可能不会通过明显的方式显现出来,而是很有可能隐藏在他的潜意识中,从而对他的人格结构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父母的陪伴能够让孩子在感受和探索世界,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过程中获得爱,父母给孩子的爱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借由这种爱,他才能获得力量感。
让孩子获得安全感的另一种方式是陪伴孩子做游戏,或者陪孩子一起劳动。不要小看儿童游戏的意义,儿童的游戏过程是他探索世界的过程,是他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过程,是他摆脱孤独感和无力感的过程,正是在游戏中儿童人格才能慢慢的发展和健全起来。用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话说就是: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
劳动(比如做家务),也是儿童与外界建立联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任务繁重就把他困在书桌旁,而所有的家务都有父母包办。如果是这样,你的孩子越来越失去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机会,他就越来越孤独,越来越没有自信。很可能学习成绩下降,这与父母包帮一切家务,让孩子专心致志的学习,以期待他取得好成绩的初衷背道而驰。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越勤快,孩子越自卑。家长越“笨”(笨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大智若愚),孩子越有自信。
所以,做家长,做个好家长一定要有智慧,一定懂得孩子的心理,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而教育孩子的智慧是通过慢慢学习和用心观察得来的。由此我觉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一个很有效的路径是不是逼迫孩子学会十八般武艺,而是学会做智慧型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