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儿长的前言
上周三(6月28日),蔷薇转给我一篇文章:《18岁的北京文科状元父母都是外交官,关于高考,他说出了我们竭力回避的戳心真相》。
文章大意是由北京市文科状元的一段话联想到“什么样出身的父母能够让孩子跑赢同龄人?”,并给出答案,即“就是父母潜移默化带给他们的见识,眼界,还有所见的世面”。
北京市高考状元年年有,为什么这个孩子“红”了?因为他在采访时“简简单单就说出了大人不愿意正视的问题”:“北京中产阶级”的孩子享受到了“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教育资源,从而走了“很多捷径”。
真的是这样吗?父母均是外交官的孩子能在公开采访中说出如此“一针见血”的话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因为没能看到采访的全文,不好妄加评论,没准儿人家孩子就是谦虚,想说自己就是北京一“普通”中产阶级的孩子呢?
其实,比孩子的话更“戳心”的也许是文中对北京中产阶级生活的描写,因为“必须要指出一句的是,北京的中产家庭和一般的中产家庭,概念是不一样的”。
恰巧央视在放送对甘肃给清华写信的考生的采访,对中间的几个关键点做出了澄清,呼吁不要再发酵该事件、放过孩子。不知道这件事情会不会有后续?
话及此,我估计也曝露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我敬佩的是像《垫底辣妹》中的明妈和魏祥(前文中的那个甘肃考生)妈妈那样的母亲。不是因为他们的孩子都考上了一流的大学,而是因为他们给了自己孩子做梦的空间,虽然努力奔跑但一直微笑,知道会有挫折但自信满满。
怕自己先入为主,更不想做“打靶游戏”,因此我决定“采访”几位“非富即贵”、子女在某方面相当出色的北京人的亲子教育故事。
为了开阔思路,我请几位朋友介绍了他们的朋友。也就是说,对于我,今天文中的三位讲述者本来是陌生人。
因为他们都很忙,所以我每人只问了三个问题:
吸取《牛娃妈妈干货分享》的教训(该文因为涉及隐私已应当事人要求删除),文中所有的指向性信息将隐去
1
问题回答人:小雷的妈妈。
回答问题的方式:邮件。
相关背景介绍:当时他们正启程去美国,因为小雷考取了美国西海岸一所名校的本科。小雷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目前父亲是某央企北美分公司的高层,母亲是某外资咨询公司的资深顾问。
“这文章是外地人写的吧?我同意文章里的观点,即北京的孩子比外地,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享有更优质、丰富和便捷的教育资源。但是,不仅是北京,中国其它大城市,例如上海和深圳,以及其它国家的大城市也在教育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我们在旧金山柤的房子比旁边一个街区要贵不少,就是因为它算‘学区房’。
我很开心收到你的邮件,因为我喜欢大家觉得小雷优秀。为了申请到这所美国名校,他确实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如果要说我自己有什么做得好的,应该就是相信他吧,不管是他要报游泳队,要去申请当博物馆义务讲解员,选择暑期实习项目,还是决定到美国读大学。现在说起来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可是当时每一步都充满了争议。
没有比较就没有发言权,但我们自己并没有觉得北京孩子的课业轻松。虽然小雷在业余时间做了很多事情,但放弃的更多。他能做多少完全取决于他能在出色完成学校功课的前提下挤出多少时间。
至于第三个问题,我觉得那可能是个例吧。当然,我也觉得这样的履历很棒。小雷在音乐和美术上的兴趣一般,但对外语很敏感,也热衷体育。因此他小学时的假期一般都是在各个外语课外班和游泳池渡过的。他五年级时通过FCE (First Certificate in English)考试,在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上取得好成绩,以及比较熟练掌握法语和日语,对他进入牛校的英语实验班很有帮助。他中学时每年一次到国外参加夏令营,高一时交流到美国学习一学期都是学校安排的,我们家长配合就好。”
小雷妈妈关键词:相信,因材施教
2
问题回答人:小欧的爸爸。
问题回答方式:电话
相关背景介绍:小欧目前在北京一所顶尖大学学习。父亲是北京房山人,名下有数家公司。母亲是外地留京的名校毕业生,目前在一家国家级文化机构任职。
“北京是首都啊,肯定有优势。不然咱(北京)干嘛每年援藏和援疆。我姐夫是大夫,两个地方都去援过,”老欧快人快语。
在小欧的教育上,老欧认为最成功的就是让他回房山读书。小欧刚开始读的是一所北京很有名的小学,但不到一个月就被老欧转去房山了。“小子好像读了还没有一个月,有一天回家和我说:‘爸,你让陈叔开咱家那辆大奔来接我。’我说:‘你妈接你不好吗?’小子说:‘不要,我妈开雅阁不好。’雅阁还不够好?我当时和他妈就觉得不对劲了。(我)回头让她妈一问,回家有这种要求的孩子还不止一个。这肯定不对了啊!”老欧回忆说。
“可是别人想进那所小学都进不去!”我说。
“娃娃读书就要安下心来读。北京哪所学校不一样?义务制教育就看老师有没有责任心。我就觉得我们房山的小学和中学都挺好,”老欧说。
对于第三个问题,老欧说他没有什么好建议的。“怎么建议啊,非要整这些的话,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儿。美国和欧洲我们都去过。不过他中学后的假期基本都在上辅导班或者到我们公司打工。我出差时会尽量带着他,”老欧说。
“那不是童工吗?”我开玩笑地问。
“老去外国不知道人家外国小孩子也送报纸,送牛奶和剪草坪吗?刚开始做做收发和管理一下办公用具,还真没有给他钱。后来帮着我准备些资料,做个PPT就得给包红包了,”老欧说。
老欧关键词:务实
3.
问题回答人:梦梦妈妈
问题回答方式:微信
相关背景介绍:梦梦今年考取了北京市最好的高中之一。父母都是毕业后留京的名牌大学研究生。父亲现为某部委司局级干部,母亲为某事业单位中层领导。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是不是太过于强调父母的出身了?我和梦梦爸爸是一个县的老乡,都是靠自己努力。不过,我们两家的父母都很重视读书,为我们求学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梦梦这次能考上她自己满意的学校和她自己的努力分不开。因为我工作很忙,她爸爸更忙,因此她从幼儿园到初中都是就近入学。我在她小学时着重抓了她的学习习惯,也非常重视奖惩她在学习上的得失,因此她小学四年级后就基本自己管理学习了。她高中后将住校,我和她爸爸很放心。
北京孩子课业轻松吗?我记得她读小学的头几年,我就是‘奔跑的罗拉’,手机里全是各种闹钟。当时想趁着她课业还不是很紧张时多学点东西,所以英语,奥数,琵琶和舞蹈全都报了班。因为当时身边的同学也都这样,所以倒也没有特别觉得辛苦。现在梦梦学习累了时会自己弹一会儿琵琶,也在学校表演过舞蹈,过去的奔波也就值了。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其实没有太多建议,因为我们家虽然去过几个国家,但大部分旅游都是在国内。孩子以前喜欢有历史典故的地方,因为回来后可以写在她的博客里。她最近又开始对地理奇观感兴趣。宝兰高铁不是刚刚开通了吗?她正在做计划去西部看看。
梦梦妈妈关键词:学习习惯
后记
在没有特别引导的情况下,三位家长都没有主动谈及“教育的阶层固化”。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为自己的孩子量体裁衣打造富于机会的教育计划。他们都很重视发现孩子的个性特点,也乐于相信孩子。但是,他们的这种信任是逐步给予的,始终是在可以把控的范围内。
也许这是这些父母送给自己孩子最好的礼物。
相较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日本的“教育阶层固化”是不是更严重?可是在《垫底辣妹》这种片子里只看到他们敢想,敢为梦想拼尽全力。
行文至此,我已经渐渐淡忘了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初衷,而是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立体鲜活的孩子。以及他们的“战友”的形象,尽管我并没有见过他们。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改变教育资源的不公平,给更多的孩子机会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是如果把别人的成功归功于“不公平”和“捷径”,解气只是暂时的,却有可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怨怼的种子。
况且,可怜天下父母心。将自己的成功挂靠在出身上的孩子是不知感恩的孩子,也不会是有出息的孩子。很喜欢一位妈妈在今日头条上给我那篇《那个幼升小失利妈妈带来的思考》的留言:我是个小城市的妈妈,我们很幸福,我们的孩子没有这些考试也都很优秀!
还好,文章的末尾说“别说是逆袭了,不上学不读书你准输,而好好努力,说不定还能够赢”。
一个人在任何境况下都可以选择的是“努力”还是“放弃”。别人都已经在罗马了,你却还在路上。你还有选择吗?除非你永远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