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云闲
三国陈群,是一个大家都熟知的名字,他是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而他对历史产生了这么大影响的原因,我想,该从他的祖父开始说起。
陈群的祖父陈寔是东汉著名的学者和名流,颍川许人,以清高、有德行而闻名于世。他的两个儿子—也就是陈群的父亲和叔叔--陈纪(元方)、陈谌(季方)也是以德著称,这三人在当时被称为“三君”可见德行之高。而这一家的求学氛围也是很浓厚,下面就有一个故事能说明这点:
有一次,一位客人来拜访陈太丘,太丘让元方、季方做饭,自己与客人论议。两个儿子由于偷听二人谈话听得太出神了,不小心把米直接倒进了锅里,烧成了一锅粥。当父亲看到并得知原因时,他并没有责怪元方季方,而是饶有兴趣地问他们都记住些什么。而两人也充分表现出他们的聪慧,对答如流,也大体领悟了二人话中的意思。最后陈太丘说道:“好啊,那咱们不妨就吃粥吧。”陈太丘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一定是很高兴的。饭烧糊了没关系,能让孩子们有收获就行了。从这句话中就能够看出陈太丘对求知的高度重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有这样的父亲,兄弟俩自然小小年纪便不同凡响。有一次,一位朋友与陈太丘约好中午相见,但是他中午没来,陈太丘便自己走了,之后友人便到了。当时元方才七岁,在门外玩耍,友人张口便问:“你的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没有等到先生,所以他已经走了。”友人发怒了:“畜生!与人约会,反而先行离去!”换作一般的七岁孩子,这时候肯定会不知所措,而元方却是不慌不忙,甚至有些盛气凌人:“我父亲和您约好中午相见,您逾约了,这是不讲诚信;对着我辱骂我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好一个元方,左一句“无信”,右一句“无理”把人逼得理屈词穷了。小小年纪辩才无碍,让人赞叹。
见识了哥哥的风采,其实弟弟也毫不逊色呢。有一次,有人问季方:“你父亲有什么功德,能闻名天下?”季方回答:“我父亲就像生长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面有千百丈高的山峰,下面有深不可测的渊泉,既被雨露所滋润,又有泉水灌溉。桂树怎么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至于父亲有什么功能,我也不知道”。这段话非常巧妙,把父亲比作桂树,既有褒奖之意,语气又很谦虚。
但人终有一死,父亲去世时,陈元方心中万分悲痛,哭的死去活来,骨瘦如柴。她的母亲不忍心了,偷偷给他披上了锦被。当时的名士郭泰前来吊唁,看到如此情景,说道:“你是四海之内的俊杰,守孝的时候怎么能披锦被呢?你父亲尸骨未寒,你能安心吗”,说完愤愤的出门而去。我觉得郭泰的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最重要的是要在父母生前孝顺他们,以及要怀有对父母的真挚情感,她的看法太形式化了。
陈门家族之所以能延续几百年屹立不倒,少不了前几代人的奠基,以及他们对德行的重视。愿陈氏家训也扎根于我们心底,陈门风范在我们身上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