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源”雄鹰
文/丁建设
宿州地处平原,更有“草源”。“草源”的主人叫马良兵,中等身材,言谈举止中透着精明、睿智以及淮北人特有的憨厚。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不折不扣地中年暖男的形象。
马良兵姓马,养牛,亦养马。称他为牧马人与他的气质形象更接近,但他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牛”人。挤牛奶,做牛肉,发牛财。凡是到过“草源牧业”万头良种牛养殖基地的朋友,无不佩服他的冲天牛气;凡是亲眼目睹过“草源牧业”内蒙古十万亩天然牧草收储和良种犊牛繁育基地的朋友,无不由衷地称赞:马总,真牛!
马良兵之“牛”,牛在其异于常人的战略思维和眼光。就是这个朴实的淮北汉子,让养牛这一几近灭绝的夕阳产业,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以另一种近乎惊世骇俗方式横空出世。在皖苏交界地区的沙土地上熠熠生辉。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探索与实践中,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精美华章。
在“草源牧业”,养牛,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养殖业,而是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化养殖;品种,再不是单一的由耕牛过渡而来的普通肉牛,而是国际上品质最为优良的肉牛、奶牛新品种;数量,早已结束了“三十亩地一头牛”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而是百头、千头、万头的几何形增长。“草源牧业”每年出栏的肉牛数量早已超过了当年杨庄乡所有农户养牛量的总和。
马良兵看重的是杨庄及皖苏交界地区丰富的饲草资源和地肥水美的自然秉赋,瞄准的是前途一片光明的国际化消费大趋势、大市场。马良兵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让家乡成为绿色的牧场,让家乡人民喝上无污染的放心奶,吃上纯天然的放心肉。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儿像“天方夜谭”,甚至有点儿吹牛,但当你看到了他那双深邃而聚光的慧眼,当你踏上了“草源收业”这方神奇的热土,你会发自内心地说,马良兵的梦想实现了!牛人马良兵,做事不吹牛!
宿州杨庄,毗邻徐州市铜山区的三堡镇,是远近闻名的科技示范乡,也是埇桥区改革开放,东向发展的桥头堡。从古至今,可谓人文荟萃,英雄豪杰辈出。远有威震海内的武探花——林方标,近有一代书法大家——苏元熙。而眼下,一个土生土长的牛业达人,一个顶天立地的本土化龙头企业,一个蓬蓬勃勃的绿色朝阳产业正在续写着历史的新辉煌,给这块梦幻般的绿洲镶上一颗更加耀眼的宝石,在广袤的黄淮平原上大放异彩!
资料记载:宿州市草源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占地1000多亩,员工500多人,有形资产1.6亿元,是一家集肉牛、奶牛繁育,生态养殖、乳品加工、销售,牛羊肉深加工、冷链物流、有机肥研发生产、休闲观光、学习及养生体验直营连锁店为一体,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化农业完整产业链公司。通过几年的发展,现已形成生产、生态、产业、产品、品控和供应链“六大支撑体系”。
今年10月,我有幸随埇桥区文联、作协和散文家协会的同志深入杨庄乡,进行“改革开放40年征文”系列采风活动,不仅见到了日理万机的马良兵,而且还在他的带领下,参观了“草源牧业”现代化的养牛场、牧马场、肉奶加工车间和蔬菜生产基地。与新老作家们一起开阔了眼界,见证了传奇。
在肉牛养殖区,标准化的养牛棚整齐划一,各种肉牛膘肥体壮。呈现在艺术家们面前的是大家闻所未闻的世界各国肉牛新品种,既有大名鼎鼎的西门塔尔、鲁西牛,又有比较新潮的日本和牛,虽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但个个憨态可掬。马总边走边介绍,他对每一种牛的原产地、生活习性、生长周期说起来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越往里走越觉得基地规模越大,很多牛棚的门口被贴上了“××乡镇扶贫项目”的统一标识。简单地数了一下,至少有五、六个乡镇吧,足见这家民营农企的产业带动效应之强,对脱贫攻坚的贡献之大。
参观完犊牛产房和奶牛养殖区,马总兴致依然很高,在艺术家们的“强烈要求”下,又参观了“草源牧业”的大型养马场和跑马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生在宿州长在宿州,竟然不知道宿州还有这么一块养马的风水宝地!这不叫“世外桃源”,也不叫“别有洞天”,应该叫“草源世界”吧!谁也不会想到在天下太平的今天,在我们熟悉的黄淮平原,竟藏着鲜为人知的“雄兵百万”。这下可让作家们开了眼界!乖乖,一百多匹威武的骏马,像一个个整装待发的战士,因我们的到来而精神抖擞地全体立正,迎接着“咔嚓”不停的照相机、摄像机和手机的拍摄声。
在以前电视剧中我曾看到过“汗血宝马”是个个子矮小的黑精灵,而这里的“汗血宝马”却是人高马大的庞然大物!这里马的品种不下10种,足够武装一支骑兵分队的,说它是座马匹博物馆也毫不夸张。这可满足了艺术家们的猎奇之心,特别是那些美女作家和诗人们更是过足了马瘾。她们在马总的帮助下,有的摆出各种姿势同骏马合影,有的抓一把干草亲手喂马,总是不愿放过这个亲近自然、亲近动物的好机会。
依依不舍地从养马场出来,大家的目光被门旁的一架金黄色贵族马车所吸引,大家在为马车的高大尚连连称奇的同时,更为马良兵思想的超前而折服。这个新时代的牧马人总是领风气之先,在改革开放和乡村振兴的滚滚大潮中始终站立潮头,逐浪前行!
在“草源牧业”的会议室,略显腼腆的马良兵侃侃而谈,他说“草源牧业”的源是有水之源,既有“草源牧业”要坚定不移地走碧水蓝天的生态养殖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寓意,也有让家乡人民早日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期待以及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力量之源的阐释。马良兵说,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杨庄人,回报父老乡亲,和老少爷们共同富裕一直是我永远不变的初心……
同去的作家中,有些是退休不久的老同志。老作家梁希俊,80年代就是宿县褚兰区的区长,他深有感触地说,改革开放四十年,变化天翻地覆,有目共睹。“草源牧业”就是埇桥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草源牧业”的成长之路,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艰辛,看到了破解发展难题的困惑,更看到了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希望!
一叶知秋。要问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有多大?一时还真不知该从哪说起,它不仅涵盖了人的思想观念,整个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而且还渗透到了人的精神世界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事实胜于雄辩,宿州“草源牧业”用发展的事实说话,用实践证明了一切!
即将离开“草源牧业”的那一刻,我还在想:到底应该把马良兵比作一匹拓荒的黄牛呢,还是一匹奔腾的骏马?或者是称作牧马人更为恰当?正在不得要领时,一只雄鹰从头顶高高地蓝天上飞过,于是我脑洞大开,才有了文章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