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爆全网的二舅的故事,又突然“翻车”了……我只能说,艺术来源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不然我们这普通人的人生不快进100倍都没法看。人生如戏,造化弄人,感慨二舅何尝不是这《世间的小儿女》,他们平凡、美好、强悍,他们庄敬自强,但我更偏爱“倔强”这个词,就像那一株小草,即使遭受烈日骄阳、倾盆大雨、无情踩踏等等,给它时日,它依然可以傲立在天地之间,“倔强”,也是力量。
小人物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世间的小儿女,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人,他们平凡无极,每天的日子好像是重复着,但却用爱将子女不断地托举起来。《世间的小儿女》这本书写的是就好像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一样,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却又如此伟大、令人动容,每每读起一个故事,就好像看着他们这一生,跌宕起伏,陌生而又熟悉。
就像二舅掏光了半辈子积蓄,为自己的养女买了房,却开心的要死,这就是我们卑微又伟大的中国式家长;而我们身边掏空6个钱包为子女买房安家,用自己不多的老年时光为子女带娃的中国式家长,是多么令人心酸而又仰望的爱,就像作者说的,“人到晚年,思谋得更多的不是如何让自己过得更舒适,而是尽力踮起脚尖去成全孩子的现世安稳。”
就像陶姨的故事,为了护卫远嫁的女儿,抛家舍业地蜗居在女儿周边,“每一个这个天底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父母,揣着一颗勇敢的心,踮着脚尖想要权力护卫儿女的周全。只不过,人在现实的世界里,总有许多的身不由己。”
想起田里务农的三舅,一辈子的老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从天亮到天黑,凌晨出发赶大集去批发种的菜,再好的品质也卖不了几个钱,整个人黑瘦黑瘦的。尽管很辛苦,但提起的时候,他的脸上也挂着笑容,丰收好啊……但前两年因为外出打工的儿子网贷10万,无法偿还,在得知消息后,他帮孩子还了钱,快60岁的人半夜在炕上痛哭,这眼泪里,有汗水的咸、心里的酸、生活的苦,却唯独没有甜……
就像英诚诚的故事,宝贝孙子和世交家的孩子一起弄着玩的时候,不小心眼球破裂致盲,几十年的友情断了,孙子的眼睛也没了,带着陪伴照顾孙子的信念,老汉还要继续努力活下去……这真是诛心了。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可能过程痛苦,但离开世界的时候可能会无牵无挂也坦荡,但我们可怜的世间的小儿女,却有着不同的牵挂,不敢病不敢死……
想起瘫痪多年的大妈,即使疾病缠身,也依然放心不下堂姐、堂弟,以及常年喝酒而脑子不好了的大爷,你说这样的人生真的值得留恋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姐爱她、我弟爱她、我大爷离不开她,她是家里的主心骨,即使自己身陷囹圄,也要将孩子们托举起来那份活下去的勇气,让我敬佩而又困惑,直至多年之后,等我有了孩子,才有些理解那种感受,就像“电梯吃人事件”电里那位托举起孩子的妈妈,如果重来一次,她也会毫不犹豫地托举起自己的孩子……我们在感叹上苍无情的时候,也感激冥冥之中的机会……这世间可爱而又可怜的小儿女。
而毛永宽的故事,在痛苦人生的最后一刻,嘱托着自己的儿子要好好照顾妈妈和姐姐(或者说是堂姐),让我更加看到了这爱的托举的高光时刻,不仅仅是基于基因的作用,而是基于更博大的家族的爱的托举、爱的传承。
这千疮百孔的漫漫人生路,有幸得遇知心人,那便是岁月静好了。
就像二舅的故事里,那个走进二舅感情生活的女人,曾经融入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本烂账烂在心里无人说得清,但生活不就是这样一本账吗?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让我想起了《世间小儿女》里的十六响的故事,关于秋月的故事,只有淡淡地关心,默默地注视,和婚姻无关,和风月无关,但,我相信,爱情,它曾经来到过……
就像鲍爷爷和鲍奶奶岁末写对联,一个写,一个念……普通的对联,时光境迁,回首细品,他们夫妻俩的平淡的生活,是如此的雅致情趣。也许,这样的日子,就是幸福了。年轻时,我们羡慕电视剧里爱得轰轰烈烈,长大了,我们庆幸自己的生活爱得平淡真实。可能幸福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些片段,穿插在人生中,大部分是平淡的,点缀了苦难,当然了,也有这些甜蜜与幸福。
而鲍奶奶的离世,将一切都打乱了,那深夜拉起的二胡,曲子上附着着浓浓的思念。“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座花冢,埋藏着比寂寞更凄美却又不为外人道的情感……”
想起我的姥爷,在相伴一生的姥姥离世的时候,轻轻拍打着她的脸庞,“叫你不听话,让你早点去医院非不去”,说着说着就哭了……有时想想,如果催人老的岁月不得不离去,那么情深之人一起走将是多么的幸运,就像《恋恋笔记本》里一样。
命运是多舛的,小人物是无力的,也是倔强的、执着的,好像不这样,这个人生游戏就会卡机、无法继续一样。也许,这就是命运的捉弄、恩赐、与归途。
就像范德轩的故事,岁月之幕倒转,那两个天真的人还保留着倔强的姿势待在宽敞的大院里:那里的锦宁,为了心心念念的《十万个为什么》,辛辛苦苦攒钱;那里的锦宁,为了生活努力地过活着……这世上的人,有多少人足够幸运能逃过命运的促狭呢?他们和故事里的昌铜匠一样,不管这个独身的老人是迫于无奈,还是顺应了现状,在短暂的颓废之后,他迅速地调整了情绪回归到惯常的轨道上来了。
读着他们的故事,我常常在想:为什么这些小人物,都有如此的倔强?看到这些世间的小儿女,想到了余秀华,也想到了我妈妈,谁不是这世间的可怜人,当压在身上的力量越大的时候,生命反抗的精神力量就越强,倔强而执着。世间本无常,命运多舛也不是说说而已,就像人生总有忙不完的事儿,操不完的心,好像只有沉浸在这忙忙碌碌中,才不能觉察到自己的碌碌无为。
我想,即使夏虫不能语冰,它仍然会有一个美好的、温暖的夏天,不是吗?即使只是低到尘埃里的我的存在,也愿过好我这一生。而幸运的是,我们所在的生活,本身就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就像阿泰勒的牧场、横店的小村庄以及余姚的小市场一样,在和这些社会养料充分地接触中,我们不断地觉醒,进而发现命运的秘密。
这世间的小儿女的故事,每次翻开,常常泪目。那些故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样,这世间的小儿女,平凡得让你注意不到他的存在,但当镜头遥向他时,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令人动容,但仿佛就应该如此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