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对于个人主义的想象,潇洒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不顾他人眼光,又或是一种过于自私,万事都优先考虑自己,极其不愿接受他人的观点。对于这样一种态度,不能简单地判定为好或坏,或许在你觉得别人高傲的不接受你的意见时还在想着自己的比他的更好,才不想和他探讨呢。
源泉是一本探讨个人主义的小说,作者安·兰德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小说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她的小说所要表达的目标是要展示她理想中的英雄:一个因为其能力和独立性格而与社会产生冲突的人,但却依然奋斗不懈朝她的理想迈进。
当然,在我看来,源泉不仅包含这些东西,作者还涉及到对建筑艺术的探究
因为我们工艺的内在意义就在于我们是在构造“无“。我们创造了空间,一些身体会进入到里面去--我们便利的把这些身体称为人类。通过空间,我的意思是人们称呼为房间的东西。因此只有十足的门外汉才会认为我们建造的是石墙。建筑师是一个处理基本事物形而上学的牧师,他们有勇气去面对现实的最初构想,把他们当做是虚无--因为没有什么,他也创造着虚无。
对于人性的控制
要让人觉得他很渺小。让他自觉有罪或内疚。扼杀掉他的抱负和正直,通过内心的腐败来摧毁一个人的正直然后再利用其腐败来击垮他自身的正直。把它导向一个破坏所有人正直的目标。宣扬和倡导无私奉献。告诉人类说他必须为了他人来活着。告诉他说,利他主义便是最高的境界。
当然回到这本书,一开始作者就塑造了两个极端的角色,主人公洛克本建筑学院开除,因为特立独行而得罪了系主任,他的同学,彼得同样迎来了盛大的毕业庆典,尽管后来彼得的抄袭,请教洛克就能看出谁的水平更高,故事就这样展开,洛克选择了一条自己的路,勉强开小工作室,最艰苦的时期只能去采石场当小工,最后经彼得介绍,他无偿为政府设计经济实用房,前提是不能有人修改他的方案,当然,这在世俗的政府部门无异于痴人说梦,最后,无法忍受的他扛着炸药包把建造到一半的建筑炸掉了,在法庭上的他孤军奋战,“创造是各己私事,是天赋权利,维护创造也是同等天赋个人的权利”,最终讽刺的是他被认定为狂人,并无罪释放。
当然精彩的故事都少不了爱情这个环节,多米尼克,彼得的上司的女儿,美艳、极端和毁灭性报复,可能正是这些互相吸引了理性、超然、疏离与苦行僧式的洛克,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过程,知识洛克在采石场时恰巧碰到她,还在半夜闯入房间强暴了她,两人下次见面已是一次社交聚会,至此两人才完成相认,在破烂的工地出租房旁,多米尼克要洛克选择她或者现在正在进行的苦行僧式的建筑工作,洛克想了想,转头走进了他的房间,两人就此别开,当然后面洛克炸房屋还是借助的多米尼克的帮助。
这么简单两段不足以描述洛克的一生,他想要启蒙世界,他的设计风格被视为异端,但他仍然在光怪陆离的社会旋涡中坚守独立的灵魂,在无数逼迫苟且生活和放弃自我的利诱面前保持真正的自我。其实这是一种很难得人生,难到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样的“天才”,但是这正是小说的魅力,我们可以在阅读中体验这种别样的感觉,所以极力推荐。
最后,引用书中
“你想要什么,十全十美么?”
“----否则就什么都不要。所以,你明白么,我一无所求。”
”我不懂你的意思。“
“我选择我唯一向往的东西--那是一个人真正可以允许自己得到的东西。自由,爱尔瓦,是自由。”
“那就叫做自由么?”
“无物可求,无望可依,无所依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