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有所获】
1、豁然开朗
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需求。而且只有人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才会变得易怒和暴躁,这也是核心
2、需要定义
真正的需要是全人类共通的东西,更是我们要去看到的那个需要
3、必修能力
洞察需要,从对方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后面看到需要
4、需求定义:归属感,乐趣,被理解,能力,学习,自主,信任感,帮助,尊重,关心等
5、小心陷阱
忽略自己需要,而去放纵自己的情绪跨越困难,首先学会接纳和关心自己的需求,而非发泄脾气。一切心灵上的满足首先是满足自己,才能给予,自己有爱才会关心别人,爱满才溢…
二、【学以致用】
🧚♂️1、看到自己的需求
事情背景:
昨晚发脾气了。给孩子买错练习册,孩子爸爸过来问情况时,我很生气的一句“走一边去”把他慫回去了。我知道自己生气的的原因,但直到听完课,才有意识的去察觉背后的需求。
周末身体不舒服都在床上躺着,孩子天天宅在家里,周日孩子爸爸休息便提出希望他陪下孩子,但是早上起床后,孩子爸爸外出和朋友吃饭,我已经明确提出了希望他早点回来陪孩子出去活动下,却依旧21点后才回来,也没有说明原因。
️察觉需求:孩子的陪伴、自己没被理解尊重。
反过来说,我也是在放纵自己的情绪,而没有去察觉和关心自己的需求,发脾气也是没有好好爱自己。
如果下次:我要提醒自己梳理自己的需求,察觉自己的需要,让自己更有弹性,当他陪伴不了的时候,我在家里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2、看孩子的需求
行为:妈妈,我要个华为手机
需要:陪伴(我最近太忙)+合群(他告诉我谁谁谁自己有手机)
行为:妈妈,我想有跑步机
需要:运动乐趣
行为:昨晚反锁门不让他爸爸进房间(姐弟两个很晚还在楼底下溜冰,他爸爸去找他们回家,他们在小区穿梭躲避的事情,孩子认为好玩,他爸爸担心安全,另一方面我感觉是没有追到他们恼羞成怒,待他们回家后,作势要打他们。虽然被我拉住了没有挨打)
需要:安全感,他们觉得不要被爸爸/舅舅找到,然后自己回家,要给爸爸/舅舅惊喜,反而回家就挨打,完全理解不了
行为:看到你摔跤,我以为你要说我(接上面案例,想让孩子爸爸冷静下再谈安全的事情,于是我借言洗澡推孩子去洗澡间,孩子倔强蹲下不走,我不小心被绊倒了从他和沙发中间重重的摔出去了)
需要:安全感和被包容自我反思:从随便列举的几个行为来看,孩子缺少陪伴和安全感。
🧚♂️3、行为调整
️、和孩子爸爸一起学习沟通力课程:今天一大早让孩子爸爸一起听完了沟通力的课,后续的课程依旧如此进行,影响他一起刻意践行课程中收获的内容,慢慢改变。
️2、增加高质量陪伴时间:自我成长自我锻炼努力实现财富自由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最近这段时间自己的时间安排的过于紧凑,面对手机的时间特别长,所以时间安排要重新调整,很多事情尽量放在早上和白天工作不忙的时候。晚上除了亲子阅读半小时外,辅导完写作业后,至少保证1小时没有手机的运动娱乐陪伴时间作为亲子特殊时光。
目标清晰了,问题也厘清了,剩下的就是坚定的去践行沟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