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结合了“六顶思考帽”与“六种决策框架”,是提升个人与组织决策质量的宝藏工具。
六顶思考帽模型(6 Thinking Hats Model)
由 Edward de Bono 提出,每一顶帽子代表一种思考方式,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决策问题:
- ** 红帽**:聚焦情绪和直觉,表达感受和第一反应。
- ** 黄帽**:看积极面,强调机会、收益与好处。
- ** 绿帽**:代表创意,鼓励发散思维、创新方案。
- ** 白帽**:注重客观事实,分析数据,寻找知识盲点。
- ** 黑帽**:批判性思维,识别问题、风险,预判困难。
- ** 蓝帽**:统筹全局,组织思维,设定目标与流程。
建议用法:开会时让每个人“轮流戴帽子”,避免一开始陷入争论,有效聚焦不同视角。
✅ 六种决策方法框架(6 Decision Making Frameworks)
适用于不同情境和复杂度的决策场景:
1. 帕累托分析法(80/20法则)
- 找出导致问题的“关键少数”,通常 20% 的原因导致 80% 的结果。
- 适合优先排序、资源分配场景。
2. OODA 决策循环
- Observe(观察)→ Orient(判断)→ Decide(决策)→ Act(行动)
- 快速决策模型,特别适合不确定、变化快的环境。
3. Cynefin 框架
- 将问题分类为:清晰、复杂、复杂混乱、混沌、无序五种情境。
- 适合组织级决策分析,明确应该“分析”还是“实验”或“行动”。
4. 理性决策模型(Rational Decision-Making Model)
- 基于逻辑、系统性分析的流程型决策方法。
- 适合数据充分、目标明确的情境。
5. 决策树(Decision Tree)
- 通过“如果-那么”问题串联出不同选择路径。
- 适合复杂但结构化的抉择过程。
6. Vroom-Yetton 决策模型
- 帮助判断是否需要集体决策,员工参与度有多高。
- 适合领导者判断是“独断”还是“协商”的最佳方式。
总结建议
- ✅ 用 六顶帽子 来拓展思维角度
- ✅ 用 决策模型 来匹配当下情境
- ✅ 关键不是选择哪个方法,而是学会“什么时候用哪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