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这一直是企业管理界多少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而且争论双方都有充足的理由乃至成功的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以业绩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只有功劳没有苦劳”等口号直到现在仍然被很多企业所推崇;同时,“过程好结果自然好”、“细节决定成败”、等说法也有很多拥护者。那么,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呢?
一、目标导向、过程导向的概念
1、目标导向,顾名思议就是只关注结果,把重点放在对结果的重视和追求上,要求一切战略战术都要围绕着结果制定,只要达到目的,不必在意过程。譬如,“今年无论如何我们的收入都要翻一番”、“过程我不管,我只要结果!”、“我不想听任何借口,完成结果才是根本”等都是目标导向的具体体现。其实,我也是结果导向的死忠粉,我的价值观就是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我经常跟员工讲的一句话就是“只有数字和业绩才是你能力的证明,才是你的代言者!其他的我不关心,也没有人会关心!”。现在想想,这种观点真的对吗?
追根溯源,“目标导向”一说其实是来源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1954年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管理的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他认为:先有目标才能确定工作。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2、过程导向。是指对工作的实施过程高度关注,包括实施的方式方法正不正确、质量是否达标、流程是否规范、动作是否标准等等,然后根据问题不断修正优化。把重点放在对过程的设计和监控上,认为过程不出现明显问题,结果必然是良好的。类似当前比较火热的互联网思维中“迭代思维”。
二、目标导向与过程导向的辩证关系
再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结果与过程哪一个重要?”。其实,这个问题就像“你老婆和你妈掉水里了先救谁”的问题一样,是一个不成立的问题。因为,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当中,这两个管理思维和管理动作基本上都是同时发生的,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而且,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对立关系。
如果非要问,应该问:“对于你(你的企业)来说,结果与过程哪一个更重要?”事实上,在两个方面倾向性比较鲜明的领导者大有人在。。我身边也不乏“我只要结果,其他我不管”的企业管理者,也有实施精细管理风险管控甚至到僵化的管理者。但是,无论是倾向于哪一种,从他们企业的运营情况来看都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还是大问题。
国内某通信运营商(C公司)就是一个只关注结果的典型失败案例。在3G时代,C公司拿到了最好的牌照,相较竞争对手,他们的网络制式优势比较明显,也深得消费者认可。靠这一点,在2010-2013这4年内,他们的用户规模和收入得到了成倍的增长。在这种大好的形势和骄人的报表数字面前,大家都觉得自己干的不错,也对未来充满信心,甚至有的分公司提出了“XX年赶英超美”的战略目标。
殊不知,危机已经悄然来临,对手已经做好了布局等待4G牌照发放随时发起反击。但是直到2014年4G牌照发放后大半年的时间内,大家还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危机,没有做好任何的思想准备,更别提应对的策略了。
结果,2014年下半年,竞争对手几乎一夜之间在所有城市和乡镇开通了4G网络!随之而来的是,C公司对于发生的变化不敏感,也缺少灵活应变的能力,还是按原来的传统思维传统做法,导致他们的优质客户流失逐月加剧,新增市场份额也急速下滑,大量合作伙伴离他们而去,产业链的格局也发生了颠覆式变化,C公司由此陷入了极度困难的境地,直到目前仍没有从完全摆脱。
痛定思痛,C公司内部也开展了大反思活动,反思的结果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在有限的绝佳的几年时间窗口里,他们只关注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多是粗放式管理,没有做好沉淀和积累。
其实,C公司那几年的辉煌业绩,主要是依赖于他们拿到了一张好牌照,并不是他们工作做的多么出色。照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遇到了风口,于是“猪”就跟着飞了起来。他们在好的业绩报表面前,没有居安思危,没有管控好过程,导致逐渐陷入困境。他们的员工队伍能力没有提升、渠道的拓展乏力、合作商能力没有提升、内部管理制度没有完善、客户服务水平没有提升、网络质量没有全局性的改善、前瞻性和应变能力没有提升、发展质量没有管控(通过与目标挂钩的高额补贴打鸡血方式导致了大量虚假用户,被合作商大量套机套卡,损失很大)
再举一个只关注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典型失败案例。C公司的某地市分公司,新到任总经理非常谨慎,他的价值导向是严格管理、精细管理、杜绝风险,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对经营发展要求的质量比较高,对投资效益严格控制,对一些细节剖根问底,中间稍有差错动辄就批评、处罚。虽然也有年度月度目标,但是几乎不关注。离目标差距很大,也极少督促下属加快进度,对达不成目标的部门和个人也很少进行处罚。两年下来,精细化管理方面倒是有了较大改观,风险也得到了绝对有效的控制,但是,收入份额逐年下降,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降低,企业生存变得愈发艰难。更严重的是,员工队伍变得懒散消极,对达成目标既没信心也没欲望和激情,最终达到了目标形同虚设,大家都对目标变得无所谓,差再多也不着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第三年,该领导不得不引咎辞职。
上面两个案例的教训是非常惨痛的,值得我们大家警醒和反思。
其实,类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企业盲目扩张一味追求开多少家店是目标导向,终因资金不足能力不足而惨败;白猫黑猫论、唯GDP论也是目标导向,导致了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房价问题、社会价值观缺失问题等诸多后遗症。一些企业追求利益忽视产品质量是目标导向,结果一夜崩塌;一些商家只图把产品卖掉而不管售后跟踪服务也是典型的目标导向,最后生意越做越差直至关门歇业。反之,只关注过程而忽视战略目标导向的失败案例也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那这么看来,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是不是就是片面的呢?非也。大师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在科学管理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世界企业管理影响和贡献极大。就像医生说“多喝水有益健康”一样,不是指只喝水就行了,他并没有否认适度的运动、充足的休息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其实,大师在提到目标管理理论时,也有相匹配的实施条件,着重强调了个人目标和公共利益的相互协调,以及目标管理理念下个人的自我控制。
“企业的运作要求各项工作都必须以整个企业的目标为导向。”
“企业需要的是管理原则。这种原则将使个人的力量和责任心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为人们的注意力和努力指明共同的方向,建立起协作关系,并使个人的目标和公共的利益相互协调。唯一能承担此重担的原则是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摘自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由此可见,无论是目标导向还是过程导向,单一的提都是有问题的。两者不能偏废任何一个,只不过根据所处的环境不同,要有选择性的侧重而已。比如,对一个乞丐来说,活下来是第一要务,只要有东西都可以吃,不管它会不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而对于员工能力方面,则必须要关注过程,把细节动作抓到位。
好的过程未必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即使有好结果也是偶然,也是暂时的。
始终紧盯着远处的目标前进,同时要清楚挡在你前进的路上的障碍,一个一个把它解决掉,最终就会如愿到达终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绕开回避问题,最终将永远不能到达重点。
目标导向是以终为始,起到灯塔指引作用和聚力牵引作用;过程导向是日常工作,不断修正、改进、迭代。
追求结果解决的是企业当前或短期内的生存问题,就是不要死掉;关注过程是做沉淀、积累、质量,是解决企业未来寿命的问题。因此两者必须要结合。华为就是两者结合很好的一个例子。华为曾花几十亿购买IMB管理咨询服务来改造自己的生产管理流程就是过程导向的体现;而员工高淘汰率、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狼性文化就是其结果导向的体现。正是两者的同时坚持,才有了今天傲视全球的华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