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电影《少年的你》想起了我藏在心底某个角落里的悲伤往事。电影里的故事情节有虚构成分也有生活中的真实,而我的往事却是真正的校园欺凌,虽然没有电影里的悲剧那么惨痛,但是依然对我的人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回忆有些模糊,但是它们就像长在肉里面的刺,时间久了也许被隐藏,碰触到依然很痛。我所遭受的校园欺凌大概发生在小学阶段,那是一个人刚有自尊心和社交需求的阶段,而我莫名其妙成为了所在班级被欺凌、取笑、侮辱和排挤的对象,那成为我童年挥之不去的阴影。小时候不懂得反抗,亦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是非,更不会讨好和拉拢那些厉害的小坏蛋们,所以一直就那样承受着,现在真想有个时光机让我找到二十多年前那个矮小瘦弱胆小懦弱孤独无助的小女孩,抱抱她,给她勇气和温暖。跟我生日只差8天的老公小时候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王,最擅长的就是打架摔跟头,比他高大壮实的都能被他打趴下,每当听到他小时候的“光荣事迹”我都恨的牙痒痒,你个王八蛋,为啥不在我受欺负的时候出现在我身边保护我?可惜我们当时有80公里的距离。
2-6岁我基本上是在姥姥家长大的,“隔辈亲”和“被寄养”的缘故,姥姥和姥爷都把我保护的很好,找小伙伴玩都是舅舅或姥姥带我去,所以我没有学会自己独立的交朋友。7岁上幼儿园的年纪我被妈妈接回了家,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我没有朋友,没有哥哥姐姐们组成的小圈子,我就这样进入了一年级。在我们村子里的小学,简陋的没有一张免费的课桌,上一年级开始需要自带桌椅,爸爸没钱给我买新课桌,就从姑姑家拉来一套表哥不用了的课桌,书桌不错,但是它有一个跟所有人不一样的,它的门是往上翻的,跟村里串街买冰棍的人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的箱子很像,这就成为了他们嘲笑的点,每当我离开书桌就有调皮捣蛋的男生坐到我的书桌前,一边翻动门子一边吆喝“买冰棍喽”、“卖雪糕喽”“五分钱一个”,而我只能悻悻的坐回座位,只能懊恼为什么爸爸不能给我找一个跟别人一样的课桌,我应该也跟父母反应过,但是他们是不会放在心上的,他们也没有能力给我借来第二张课桌。
记不清是升二年级还是三年级的时候,我因为成绩不好被列入了留级人员名单之中,妈妈不想让我耽误一年,就去找我们校长(正好是我家邻居)说情,碰巧有一个女孩要转学,我就顶替了他的名额进入了班级。这自然又成为他们取笑我的一个把柄,时不时就挖苦我:“大笨蛋跟人家婷婷比差远了,有什么资格顶替人家上学”。当时的我特别自卑,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个笨蛋,就该去留级。现在想想,我这个笨蛋竟然考上了全市最好的本科院校,而那些理直气壮嘲笑我的家伙高中都没念就早早辍学打工了,真是长脸啊。
小时候我发育的比较晚,长的特别瘦小,家庭条件有限,妈妈不会也没有精力打扮我,所以那时候的我应该是一个受气包的形象吧,穿着妈妈用缝纫机做的小褂子小裤子和姥姥缝的绣花小鞋子,挂着一个白色的或者花布拼接的小书包,怯怯的走在上学或者下学的路上。有一次,我刚进教室,发现班里那个众星捧月的班花文文坐在我的书桌前,旁边围着几个嬉皮笑脸的臭男生在那切切私语,看到我他们马上跑掉了,等我打开课桌发现新书被人用铅笔刀划了好几道口子,我鼓足勇气去质问她,她是不会承认了,反而又给我招来了一顿奚落。想不到的是,那个女孩初中时成为了我的好朋友,和我一起骑自行车去镇上上学,分享女生之间的小秘密,但是我们从没有分到一个班级,后来也渐行渐远了。
从那以后我更加恐惧去上学,好像很多同学也都疏远我,我似乎没有朋友。记忆中有个叫萌萌的女孩,她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抛下她们姐妹俩喝农药自杀了,爸爸又带着她小姨跑到东北去另组家庭,她们打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跟我家正好是前后邻居,妈妈也是看她们可怜,有好吃的饭经常喊她们来吃,还给她们做过小衣服,自然我俩就成了一块上学的玩伴。她成绩很好,我假期作业经常拖到最后才去抄她的,很多个冬天的清晨都是她从屋后面把我从熟睡中喊醒。小时候我脖子后面长了个脂肪瘤,黑糊糊的一小片挺扎眼,所以那些坏男生给我起个个外号叫“糖鸡屎”,现在想起来挺可笑,那时候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这个外号真的是莫大的屈辱。每当有人这样喊我,我除了愤怒竟然懦弱的不懂得半点反抗。有一次,萌萌实在看不下去了,替我出头,竟然还被那个男生打了。也许是因为年龄小的原因,直到初中妈妈才带我去医院把那个糖鸡屎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