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住在小城的一个超级大杂院里。
大杂院住户可谓三教九流。
大杂院儿四面敞开,不像北京的封闭式结构的大杂院,倒有点儿像前些年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城中村的感觉。
小院儿的房屋都是旧式的二层楼房,大多数是圆顶的,有点像窑洞。
几十栋横七竖八的拱形圆顶的红色楼房中间,有一幢青砖平顶的小楼:这是当时所谓的小城“高干楼”,县委、县政府家属院的一部分。
红色圆顶楼房的孩子,一般都是无拘无束野惯了的,每天一放学就绕着楼前楼后,又喊又叫又唱又跳。
小院儿里经常有卖菜,卖豆腐,收破铜烂铁,各色人等,穿梭往来。
有一天来了一个卖豆腐的,高声吆喝着:“豆腐!——豆腐!——”
这从上丹田发出的亢亮无比的叫卖声,立即吸引了红楼里的野孩子。
一群孩子追着卖豆腐的,大声跟着喊“豆腐!——豆腐!——”
虽然没有人指挥,但是声音整齐划一,煞是好听。
那卖豆腐的好像是受到了鼓励,喊得更起劲儿了。
这时,不知从哪个小孩开始的,悄悄改变了喊叫的内容和节奏,在卖豆腐的喊完“豆腐”时,齐声喊道“脑!——”。
所以卖豆腐的每一次喊“豆腐”,后面都会有一个尾巴“脑!——”。
孩子们乐此不疲,特别开心。卖豆腐的也不介意继续吆喝着转圈。
过了一会儿,大院的人都发现卖豆腐的嘴里喊的是“豆腐脑!——”。
很长时间,卖豆腐的自己都没有觉察。
这时,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就跑过去问:“哎,你到底是卖豆腐的还是卖豆腐脑儿的?”
卖豆腐的突然意识到了,摸着后脑勺憨憨地笑起来。
但随后他的吆喝也就改邪归正地喊:“豆腐!——豆腐!——”了。
呵呵,从这童年往事领悟出: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而且是潜移默化的,往往能让人忘了初衷而不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