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生气,家里就是晴空万里!
觉得自己这句话说的还行,特意作为标题记下来!晚上在陈老师的群里,几位家长都在就自己家孩子的问题提出疑问,虽然开始比较忐忑,觉得自己能不能答出别人满意的答案呢?能不能解决别人的问题呢?总怕砸了自己的招牌。后来想想,我也只是根据经验来给一些小建议,也给大家说明了,适合的话可以采用。
家长一: 孩子快7岁了,很文静的女生,一年级,上课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求支招
我答一: 首先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孩子一节课会一直举手要求回答问题,但是准确率未必那么高;有些孩子举手次数并不多,但回答正确无误;有些孩子不举手,但提问时也是回答无误。我们是希望看到孩子多举手这个行为?还是希望看到孩子参与课堂思考有效性这个结果?(寻找和确定目标)
家长一:有效性。
我答一: 恩,您说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比较满意,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孩子的听课效率是可以的。只是,相对于爱举手的孩子来说,咱们孩子举手没有那么频繁?
家长一: 老师评语,期待孩子多回答问题,多与老师沟通。家长想重视此问题。
我答一: 哦,这样的话,可以分两步1、跟老师聊聊,孩子做到怎样的程度是相对较好的?2、跟孩子聊聊,关于课堂回答问题,怎样做是她自己觉得“我比以前做的更好了”。(找到期待的目标,朝着目标具体化的向前进一小步)
家长二: 孩子5岁多,自尊心强,玩游戏玩输了,出的题没做好,都会哭的很伤心,怎么沟通也都不行。
我答二: 您家宝宝的问题,在我们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身上出现的较多,您是在孩子着急的、哭的时候沟通?还是冷静的时候呢?(一般化,寻找成功经验)
家长二: 有时候在哭的时候有时候在冷静的时候,冷静的时候沟通了挺好的,沟通过了也答应了,但还是不行。
我答二: 孩子有没有遇到相同情况,能够冷静不发脾气的时候呢?(寻找例外)
家长二: 有。
我答二: 那咱们可以跟孩子一起谈一谈,那一次是怎么做到的?让孩子慢慢儿说说自己控制情绪的过程,大人适时的补充和肯定、表扬孩子,并提醒他下次也用一下这个方法。(总结成功经验)
小朋友总是会反复的,这个过程比较漫长,咱们大人不能着急,一次次的陪孩子去找到他进步的地方,小的进步慢慢积累,就会变成大的进步了。(关注一小步)
还是真心希望,自己的一些建议可以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