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生离死别,那还有一种切肤之痛是生未离,死未至,而曾经最亲密的亲人,却再也不认识你是他/她魂牵梦绕牵挂的孩子了?似乎,在一夜之间,熟悉的亲人音容笑貌后却似乎住宿着一副陌生的灵魂;似乎他去到了一个只有他自己才能理解的世界里孤独生活着,将关爱的亲人都拒之门外。是的,他病了,病的毫无还手之力,因为有一头叫“阿尔茨海默症”的巨兽开始慢慢吞噬他日渐衰老的身体和灵魂。
曾经在我的身边也经历了一段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相处的日子,今天在倾听了樊老师解读《流放的老国王》后,又回忆起曾经相似的过往,唏嘘不已;触动我内心最柔软部分的同时,才真正对这一病症有了全新思维的认识和改观。
正如书中作者所说,“我给他的一切,他(父亲)把握不住,那他给我的所有我将尽一切能力去把握”。阿尔茨海默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我们面对家中的老人日常生活起居的一切反常举止,可以在最初辨识得病的前兆,起到预防的第一步。这个病症多数体现在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觉空间辨认还有情绪等发生的障碍。比如记忆衰退、词不达意、判断力下降等。我想起当年先生的姑妈有一次就是在小区里迷路了,当时一家人四处寻找终于将老人领回家后,还以为是天黑的缘故,也没太在意,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好几次了,甚至更严重的一次是将头都磕破皮了,老人怕子女担心没敢告诉,其实当初已经有该病症的前兆了,大家都疏忽了才延迟了治病最好的时机。所以首先从症状上辨识和提防是非常要紧的。
其次,我们在面对这一病症时,要避开认知上的几点误区,建立新的思维认识:
人老是生理过程的必然趋势,但未必每个老人都会有“老糊涂”的那一天。思维意识不清、记忆力衰退等种种看似衰老的状态有时潜伏着不可忽视的致命疾病风险,我们应该持重视的态度,而不是任其自然发展下去;
目前为止,世界上虽然还没有有效的药物能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大脑恢复,但疾病期间的护理是可以起缓解或延迟作用的;
不要忽视老人的心理治疗。比如,在老人患病期间,出于病症的日趋严重,老人生活无法自理,家人又无法日夜贴身服侍的情况下,将病人送到敬老院来解决困境,在那个缺少尊重与私人空间的环境里,对患者精神的刺激可谓比病症本身更严重,子女更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缓解或照顾老人的情绪。
看到以上这些,我很后悔当时自己或家人没有早些看到这本书,因为也走进了同样认知的误区。记得当时姑妈的症状已经有了中期的种种迹象,比如混淆或忘记子女的名字;已经不能用碗筷自己进食了,生活起居都依赖别人才能完成,并且时不时还会情绪波动起伏很大。子女们对此束手无策,又被她日夜颠倒折磨的精疲力竭,在几个子女互相协商后决定将老人送到最近的养老院来照顾了三个月。每次我去看她,都只能拉着她布满皱纹的手,看着她似小孩子样哀怨的游离的眼神,心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僵持了三个月后,姑妈得以回家,兴奋的不停喃喃自语:“回家了,终于回自己家了”现在想来,那是老人极度缺乏安全的噩梦般的三个月啊!可是,当时,亲戚们都还在以上错误的认知里以为是为了老人好才有无奈之举的。
如果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住进的是一个只有他自己懂的世界,那我们作为正常人,在他走不出自己世界后,那就让我们主动去走进他的世界吧!
让我们先学会理解,无论他说什么匪夷所思的话,我们不要先急着去纠正或反驳,我们可以表示赞同,因为不断的纠正或反驳,反而会让他们感到意识尚清时感到尴尬或恼怒。
让我们先学会与他们安静并且耐心的相处,就如书中所说,作者的父亲唯一对其中的一个护工有好感,是因为他极有耐心,当病人不愿刮胡子时,他说:“不着急,他不愿现在刮胡子就不要刮,我们可以等,或许十几分钟后他就忘了不要刮胡子这件事了,而我们有24小时可以慢去等待”,学会懂得或尊重病人的需求这是建立与之沟通最有效的方式了。
流放的国王,这是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一个贴切又忧伤的比喻,他用这一残酷又现实的衰老过程告诉当下年轻的我们,生命的珍贵,亲情的无价。愿我们走的离他们近一点,再近一点,温暖的告诉他们,你并不孤独。